(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跨考点综合.pptVIP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跨考点综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跨考点综合

剖析题型 提炼方法 实验解读 构建知识网络 强化答题语句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必修第三册 跨考点综合 专题十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时空定位 1 归纳主要线索 2 理解综合问题 内容索引 3 押题热考视角 1 归纳主要线索 线索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名称 成就 影响 造纸术 西汉前期已有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是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促进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 印刷术 隋唐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毕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火药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指南针 战国时发明司南;北宋应用于航海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线索2——古代中国的文艺 1.从先秦到秦汉——奠基发展时期 (1)汉字:商代甲骨文出现,中国文字成熟。 (2)文学:春秋末年,我国古代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具有现实主义特色;战国时期,楚辞创作并盛行;汉代的综合文体汉赋集中体现了当时的文学成就。 2.从魏晋南北朝到宋元——全面繁荣时期 (1)文学:隋唐时期,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出现了李白、杜甫等诗人;宋代,文学成就主要是宋词,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元代,元曲繁盛,成为兴起的新诗体。 (2)书法:魏晋时期,书法进入自觉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是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唐宋风格多样,楷书、草书流行,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书法名家。 (3)绘画:魏晋时期,士大夫文人画出现,主要代表人物是顾恺之;唐代绘画艺术进入了繁盛时期;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风俗画发展。 (4)元杂剧的形成表明古代戏曲走向成熟。 3.明清——承古萌新时期 (1)明清小说: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繁荣时期,著名的长篇小说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国粹”京剧(加试题):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徽班兼收昆曲、秦腔等艺术流派之风格,逐渐形成了新剧种——京剧。 2 理解综合问题 1.16~18世纪四大发明在中西方的命运不同的原因 项目 中国 西方 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阻碍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发展提供了保障 思想 文化 儒家注重以社会人文问题作为论说的主题,对自然的探求未予以充分重视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人们思想,推动科技发展 对外 政策 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政策阻碍先进科技的发展 积极进行殖民扩张掠夺,建立世界市场 2.宋元时期科技文艺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联 (1)科技:宋元是三大发明的成熟阶段,更是其西传的重要时期,反映了宋元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中外交流的空前繁荣。 (2)文学:宋词一方面是表达对国家分裂的悲愤情怀的形式;另一方面也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元曲反映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造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政治黑暗的现实。 (3)书画艺术:宋元诸多书画家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盛行的风俗画是北宋城市经济繁荣景象的写照。 3.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及原因 (1)趋势: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写作风格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这一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逐步平民化、世俗化的特点。 (2)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 3 押题热考视角 ●对前朝地方行政设置做出调整 ●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出现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 ●书写材料得到重大改进 1.命题点 通史意识——汉代历史现象 与右侧文本材料所反映的朝代相符合的选项是 A.选拔官员采用九品中正制 B.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C.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D.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答案 1 2 3 4 5 6 7 √ 解析 解析 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是汉代太学的设立,故B项正确。 2.命题点 时空观念——宋代历史现象 右图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 1 2 3 4 5 6 7 √ 解析 ●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用煤冶铁已相当普遍 ●书法艺术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 ●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 解析 秦朝实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并且此时书法主要是自发阶段,故A项错误; 汉武帝实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 唐朝末期火药开始用于战争,故C项错误; 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宋朝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宋朝时期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故D项正确。 1 2 3 4 5 6 7 剖析题型 提炼方法 实验解读 构建知识网络 强化答题语句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花开一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