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后起落架工卡解释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主轮舱火警探测线在位、无损伤。 内容、方法以及标准 检查内容:主轮舱内顶板处火警探测线外观。 检查方法:目视 检查标准: 各探测线固定夹都在扣紧位,探测线未从固定夹内松脱;探测 线无断裂,未与固定夹之外的其它部件和结构相磨。 (3) 发动机灭火瓶在位、完好,灭火瓶压力符合标准。 内容、方法以及标准 检查内容: A、主轮舱左后侧发动机灭火瓶外观; B、灭火瓶压力。 检查方法:目视 检查标准: A、两个灭火瓶无缺失; B、对照工卡检查灭火瓶上压力表的读数未超限。(场温需从 MCC或当地机场有关部门获取) (4) 对装有氮气发生器的飞机,检查氮气发生器指示绿灯亮。 (5) 主轮舱无油液渗漏。 内容、方法以及标准 检查内容:主轮舱底部无新鲜油液存在。 检查方法:目视 检查标准: 主轮舱各液压部件及管路无新鲜油液流淌。 (6) 液压A、B系统回油滤堵塞指示器未弹出。 内容、方法以及标准 检查内容: A、B系统回油滤堵塞指示器。 检查方法:目视 检查标准: 液压A、B系统回油滤堵塞指示器未弹出。 (7) 液压管路和附件在位,无液压油渗漏和明显损伤。 内容、方法以及标准 检查内容:主轮舱内各液压部件状况及管路的渗漏状况。 检查方法:目视 检查标准: 主轮舱各液压部件及管路无新鲜油液流淌,轮舱壁板无裂纹、 轮舱封严片无缺损。 (8) 可见范围内操纵钢索正常。 内容、方法以及标准 检查内容:可见范围内的操纵钢索状况。 检查方法:目视 检查标准: 可见范围内的操纵钢索无断丝、断股、生锈现象。 (9) 液压油量表应指在“RF”和“F”线之间,液压油箱压力在绿区范围。 (10) B液压系统释压,操作刹车脚蹬直到刹车蓄压器上的压力表指示不变,根据充气指示牌检查蓄压器压力,压力应在相应温度对应压力值的+/-50psi范围内。温度____°C,压力值_____PSI。 内容、方法以及标准 检查内容:在A、B系统释压的情况下,检查蓄压器的压力。 检查方法:目视 检查标准: 液压系统释压,全程踩刹车12次,表针(驾驶舱或轮舱)指示 压力应不小于1000PSI。 5 左起落架地面目视检查 (解释同右起落架的地面目视检查) (1) 轮胎无起泡、断裂,划伤、切口、磨损未超标。机轮连接螺栓无丢失,机轮隔热片固定螺钉无丢失,轮胎安全释压活门在位。 (2) 左主起收上、放下锁好传感器在位、完好。 (3) 左起轮速传感器导线保护套无磨损。 (4) 左主起空地传感器接线盒、左空地传感器在位、完好。 (5) 左、右减震支柱伸出量应一致,无压缩到底痕迹;内筒镜面无划伤、无油渍渗漏,并清洁内筒镜面。 (6) 扭力臂、阻力杆、侧撑杆、枢轴和锁连杆无损伤,收上和放下锁弹簧在位。 (7) 轮舱内各液压管道和部件在位,无渗漏、无明显的损伤。 (8) 舱门及其机构无损伤。 (9) 可见范围内操纵钢索正常。 (10) 各作动筒、三角盖板处无油液渗漏。 (11) 刹车组件无损伤、无渗漏;在系统增压、停留刹车设置状态下检查刹车指示杆长度,具体标准见附注。 (12) 勤务曲线标志在位。 6 登机检查 (1) 查看液压油量指示,液压油量不少于85%,实际值:A系统 _____%,B系统_____%,否则应补加至标准,并在飞行记录本 上填写所加油量。 内容、方法以及标准 检查内容:检查液压油的油量指示。 检查方法:目视 检查标准: 在驾驶舱发动机次显上检查液压油量满足要求,并记录;若不 足则补加并填写记录。 (2)接通A、B系统电动泵,确认电动泵压力正常。 内容、方法以及标准 检查内容:A、B电动泵工作状况 检查方法:目视 检查标准: 接通P5板上A、B电动液压泵电门,在DU的SYS页面上确认相应 电动液压泵工作压力稳定在2850和3200PSI之间。 (3) 查阅航线维修记录本,确保故障/缺陷已得到处理或已报告。 内容、方法以及标准 检查内容:客舱维修记录本记录情况。 检查方法:目视 检查标准: 记录本内的本专业故障都已得到处理,或已报告;本专业的推 迟处理项目满足继续推迟条件,否则必须处理并撤消该推迟项 目。 7 附注 (1) 前轮轮胎磨损更换标准:任一前轮见线更换一对。 (a) 轮轴螺帽固定力矩:转轮时先用80~100磅·英尺力矩拧紧,停止转轮并松到0磅·英尺力矩,再转轮并拧紧到30磅·英尺,如未对孔,则继续拧紧直到对齐最近的孔(力矩不要超过60磅·英尺),并打保险。换机轮时,应检查轮轴的状况,检查轮轴固定螺帽螺纹和轮轴螺纹应无变形、受损状况。 (b) 机轮和轴承件号:前轮毂:2607825-2;前轮轴承:内:L507949外:L507945 (2)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