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环境科学松花江流域沉积物微生物量的分布特征刘杰屠腾纪玉蕊王莹莹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摘要分析松花江流域沉积物中三磷酸腺苷微生物量的分布结果表明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特征在河流发源地及部分城市地区河流段沉积物中具有高的含量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回归树分析和响应模型分析表明是沉积物的主要成分性质之一在本研究所涉及个因子中影响分布变异的第一因子是空间位置纬度然后是环境因子总氮硝氮其中随纬度呈二次曲线变化与总氮呈显著正相
中国环境科学 2015,35(1) :171~178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松花江流域沉积物 ATP 微生物量的分布特征
刘 杰,屠 腾,纪玉蕊,王莹莹*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污染过程与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
市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1)
摘要:分析松花江流域沉积物中三磷酸腺苷(ATP)微生物量的分布,结果表明,ATP 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特征,在河流发源地及部分城市地区
河流段沉积物中具有高的 ATP 含量,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回归树分析和响应模型分析)表明:ATP 是沉积物的主要成分性质之一,在本
研究所涉及 11 个因子中,影响 ATP 分布变异的第一因子是空间位置(纬度,39.79%),然后是环境因子(总氮,18.49%;硝氮,16.24%),其中 ATP
随纬度呈二次曲线变化(P0.001),与总氮呈显著正相关(P=0.027),和硝氮呈显著负相关(P0.01). 同时 ATP 也随有机质、总磷和海拔的增加
而呈增加趋势(P0.05).沉积物 ATP 与多种营养元素及其不同形态具有显著相关性,表明通过 ATP 活性微生物量可以反映水体环境的营养
水平.
关键词:松花江;沉积物;微生物;三磷酸腺苷;多元回归树分析
中图分类号:X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923(2015)01-0171-08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microbial ATP-biomass in the sediment of the Songhua River basin. LIU Jie, TU Teng, JI
*
Yu-rui, WANG Ying-ying (Key Laboratory of Pollution Processes and Environmental Criteria, Ministry of Education,
Tianjin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5,35(1):171~178
Abstract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microbial ATP-biomass was analyzed in the sediment of the Songhua River basi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TP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 There was a higher ATP content in
the river source and urban areas than in other parts of the river basin. Statistical analysis, includ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tree and response model analysis, showed that ATP was one of the main principal
characteristics in sediment. Among 11factors measur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distribution variance of ATP can be
explained first by geographic distance (latitude, 39.79%), and then by environmenta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初二政治培优补差工作计划(通用9篇).pdf VIP
- 2023年最新资料员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精练】.docx
- 国内长视频行业市场分析.pdf VIP
- 中国医科大学《护理研究(本科)》在线作业.docx VIP
- 2025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模拟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2010款捷达全车电路图.pdf VIP
- 家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施工方案.pdf VIP
- 5eDnD_凡戴尔的失落矿坑_模组_中译(二校).pdf VIP
- 2025至2030中国长视频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和投资前景预测报告.docx VIP
- 政府车队公务车辆定点维修采购项目招标文件参考修改模板范本.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