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方差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SPSS中,方差相等时有14种多重比较方法,不等时有4种。 6.5.2 有重复观测值的二因素方差分析 6.5.2.1 固定模型 例 研究不同温度与不同光照对某昆虫发滞育期的影响,得试验数据如表。分析不同温度和湿度对粘虫发育历期的影响是否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6.7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与数据转换 不论对原始资料作何种转换,其目的都只是为了使资料适合于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从而做出正确结论。在解释结果时,应该还原为未转换的数值。 6.5.2.2 混合模型 此时按回车键,这时中间较大窗口第一行已经显示为“A/A*B”: FA*B=MSA*B/MSe FA*B=MSA*B/MSe FA*B=MSA*B/MSe FA*B=MSA*B/MSe A*B FB=MSB/MSA*B FB=MSB/MSe FB=MSB/MSA*B FB=MSB/MSe B FA=MSA/MSe FA=MSA/MSA*B FA=MSA/MSA*B FA=MSA/MSe A A随机B固定 A固定B随机 随机模型 固定模型 因素 6.5.2.2 混合模型 其他设置不作修改,点击确定,即可得到结果: 因素A(烘烤方式)对应的F值为0.1536,p=0.7213,表明两种烘烤方式下的糖化时间无显著差异。 因素B(大麦水分)对应的F值为55.4823,p=0.0000,表明不同大麦水分时糖化时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A*B的交互作用对应的F值为26.0884,p=0.0000,表明烘烤方式与大麦水分之间的互作对糖化时间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6.5 二因素方差分析 ② SPSS 点击继续,返回上级对话框。再点击两两比较,弹出对话框,在因子下面点击处理A,将其选择到两两比较检验下方;同法将处理B选择到两两比较下方。其他地方都不作修改。假定方差齐性下面,勾选Duncan: 6.5 二因素方差分析 ② SPSS 点击继续,返回上级对话框,点击确定,即可得到结果: 主体间效应的检验即方差分析表,其中处理A对应的F值为117.189,sig值(即p值)为0.000,表明因素A对于干物重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而因素B对应的sig值为0.3000.05,表明因素B对于干物重具无显著的影响。 6.5 二因素方差分析 在α=0.05的水平进行Duncan多重比较,A3与A5、A2与A1无显著差异,其他激素浓度处理后的差异是非常显著的,但从均值看A1、A2的处理效果最好,分别为13.6667与12.3333。因素B各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异。 83 71 58 67 35℃ 64 78 71 60 30℃ 98 96 83 79 25℃ 15h/d 67 61 76 80 35℃ 59 83 61 79 30℃ 91 78 103 96 25℃ 10h/d 76 101 93 89 35℃ 83 80 100 101 30℃ 107 120 138 143 25℃ 5h/d 4 3 2 1 重 复 温度(B) 光照(A) 6.5.2 有重复观测值的二因素方差分析 ① DPS 输入数据,选择数据,点击菜单试验统计→方差齐性测验: 6.5.2 有重复观测值的二因素方差分析 ① DPS 弹出对话框,选择0.不转换: 6.5.2 有重复观测值的二因素方差分析 ① DPS 点击OK,即可得到结果: 各种检验结果的p都是大于0.05,表明方差有齐性。 6.5.2 有重复观测值的二因素方差分析 ① DPS 再返回数据页面,选择数据,点击菜单试验统计→完全随机设计→二因素有重复试验统计分析: 6.5.2 有重复观测值的二因素方差分析 ① DPS 弹出对话框,输入各个处理个数,分别在处理A后面填入3,处理B后面填入3 6.5.2 有重复观测值的二因素方差分析 ① DPS 点击确认,弹出下一个对话框,由于方差有齐性,所以选择0.不转换: 6.5.2 有重复观测值的二因素方差分析 ① DPS 点击OK,弹出多重比较对话框,选择Tukey法: 6.5.2 有重复观测值的二因素方差分析 ① DPS 点击确定,即可得到结果: 结果中看方差分析表(固定模型),因素A、因素B对应的p值都是小于0.01,表明因素A(光照)、因素B(温度)对滞育期有非常显著的影响。A×B表示因素A与因素B的交互作用,对应的p=0.4505,表明交互作用不显著。接下来是多重比较: 6.5.2 有重复观测值的二因素方差分析 ① DPS 接下来是多重比较: 因素A1时滞育期最长,均值为102.5833,非常显著地高于A2与A3时的滞育期。A2与A3时的滞育期无显著差异。 因素B1时滞育期最长,均值为102.6667,非常显著高于B2与B3时的滞育期。B2与B3时的滞育期无显著差异。 6.5.2 有重复观测值的二因素方

文档评论(0)

wxc6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