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RTK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技术探讨.docVIP

关于RTK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技术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关于RTK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技术探讨   摘要:随着RTK技术不断的提高,这项技术已经逐步应用到测图工作中,通过相应的数据处理程序,可大大减轻测量人员的内外业劳动强度。文章主要对RTK技术的优点,在地形测量中的实际应用进行阐述,为实际工程的技术操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RTK技术;地形测量;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Q1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地形测量首先离不开控制测量。在城市和区域地形测量中,GPS实际上已成为建立平面控制网的一种标准手段。随着差分GPS定位技术(DGPS)的发展与应用,不仅是高等级的首级网和加密网,甚至图根点和航空摄影测量像控点的测定也广泛采用了GPS。在许多地形测量项目中,电子测距导线早已成为一种最基本的控制测量方法。特别是当使用全站仪时,可以将低等级的图根控制与细部地形测量同步进行,从而提高总体作业效率。高程控制测量过去一直沿用几何水准测量的方法,这种方法耗时费力,效率很低。过去测地形图时一般首先要在测区建立图根控制点,然后在图根控制点上架上全站仪或经纬仪配合小平板测图,现在发展到采用RTK时,仅需1人背着仪器在要测的地形地貌碎部点呆上l一2s,并同时输入特征编码,通过手簿可以实时知道点位精度,把一个区域测完后回到室内,由专业的软件接口就可以输出所要求的地形图,这样用RTK仅需1人操作,不要求点间通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采用RTK配合电子手簿可以测设各种地形图。   1RTK技术概述   RTK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GPS接收机、数据传输设备、软件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由基准站的发射电台与流动站的接收机构成,它是实现实时动态测量的关键设备。软件系统具有能够实时解算出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   RTK测量技术基本思想是:在基准站上设置1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在流动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地解算整周模糊度未知数并计算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通过实时计算的定位结果,便可监测基准站与用户站观测成果的质量和解算结果的收敛情况,实时地判定解算结果是否成功,从而减少冗余观测量,缩短观测时间。   2GPSRTK定位的质量控制   2.1对坐标参数转换的要求   GPS卫星星历是以WGS一84大地坐标系为根据而建立的,GPSRTK使用的坐标系统是WGS一84坐标系统。我国目前使用的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因此必须求出WGS--84坐标转换到54北京坐标系或80西安坐标系的参数。一般求转换参数可采取现场采集的方法,通过键人一定数量控制点的地方坐标,然后到这些控制点上用RTK采集WGS84坐标,通过点校正拟合出最佳转换参数,其转换参数的准确性与控制点的数量及分布有关。求参控制点的精度及分布是影响定位精度很重要的一环,一般要求控制点在测区内要分布均匀,平面起算点、高程起算点尽量多的选用高级别、高精度的控制点。   2.2基准点选择要求   针对RTK定位原理中的两种信号传播的重要性基准点位置的选择尤为重要,基准点满足GPS观测条件外,还应满足“电磁波通视”——即电磁波能从基准站通过直射、绕射和反射等传播方式有效地到达移动站一般规定基准站应选择在测区中央地势开阔或高层建筑物的楼顶上,周围没有无线电干扰和多路径效应,以利于接收卫星信号和数据链信号。   2.3校正点选择要求   求参时校正点位的水平残差和垂直残差应小于5cm,当有大于5cm情况时应具体分析,核对已知数据查看点位周围环境,或用周围已知点位代替。   2.4点位选择要求   选择点位时应满足GPS观测要求,安排观测时间时应排除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大的时间段(可以通过卫星预报的信息来查看),经分析出现粗差的时候往往是PDOP值较大的时间段,一般中午时分不易进行RTK测量,或者测量效率很低,所以要早出工,晚收工,利用良好时段进行RTK测量,不仅效率快,而且精度高。   2.5机内精度设置要求   设置机内精度时保留一定的精度储备,这样可以使收敛较慢的点位观测精度会提高。一般做控制时机内精度指标预设为点位中误差±2.0cm,高程中误差士2.0cm。   2.6RTK观测架站要求   为减少对中误差和加快初始化收敛,要求RTK观测架站时均置放脚架,观测时间应不少于2min。   2.7重复观测   进行重复观测来提高点位精度。一般控制点点位需独立测两次,两次间重新求解整周模糊度,做两次收敛,当双观测值的点位坐标差值不大于±5

文档评论(0)

gmomo-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