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新窑居.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展绿色建筑,就是既要不断提高人居环境的标准,又要满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要求。我国有9亿人居 发展绿色建筑,就是既要不断提高人居环境的标准,又要满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要求。我国有9亿人居 住在乡村,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在因地制宜条件下,逐步提高乡村地区居住建筑与环境的健康水平,是我们面 临的巨大挑战。 窑洞民居是黄土高原地区传统的居住建筑形态,隐含有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继承和发扬传统窑洞民居中 的绿色生态建筑经验,创造适合于当地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新型住宅,是建筑学人的责任,为此,西安建筑科 技大学进行了成功的尝试。 HUANGTUGAOYUAN XINXINGLVSEYAOJUJIANZHU 黄土高原新窑居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刘加平 张继良 窑洞是中国黄土高原地区传统民居的基本形式,目前大约有 4000 万人的居住建筑为窑洞,基本分 布在乡村。 黄土高原传统窑洞民居发展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代。第一代是在山崖旁边挖掘而成的土窑(见图 1), 第二代是将土窑进行修饰加工而成的“接口窑”(见图 2)。它们是窑洞民居的原始形态,其基本特征是 通风不良、阴暗潮湿、耐久性差、居住环境质量低下。第三代是在山崖旁用砖石砌筑的靠山窑。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乡镇居住建筑规模不断加大,人们对居住环境条件的需求日益提高。但是, 黄土高原地区人居环境的现实状况则难如人意:大多数居民依旧采用传统的方法在建造传统窑洞,少 部分先富起来的中青年人开始“弃窑建房”,形体简单、施工粗糙、品质低下、能耗极高的简易砖混房 屋在黄土高原乡村已随处可见(图 3),人均能源和资源消耗成倍增长,生产生活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 放量急剧增大,城乡人居环境及区域自然生态环境质量每况愈下,极有可能重复发达地区人居环境所 走过的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我们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四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地区,数亿平 方米的窑洞民居将如何发展?黄土高原是资源短缺(如水、土地、生物总量等)、自然生态环境极其脆 弱的地区,难以承受几千万人按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使用能源、资源和向自然生态环境中排放各种废弃 物和有害物。 传统窑居建筑中蕴涵有丰富的绿色建筑经验,如冬暖夏凉(节约能源)、节约土地、就地取材、施 工简便、经济实用、窑顶自然绿化、污染物排放量小、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等,这些是中国传统优 秀地区建筑文化的核心部分;但传统窑居建筑普遍存在空间形态单一、功能简单、保温性能失衡(正 立面很差)、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不良以及室内空气质量较差等问题;以砖混结构为主体的现代居住建 土窑居接口式土窑居 传统窑居与砖混房屋- 图 1- 图2-图3新型绿色窑居建筑 - 图 土窑居 接口式土窑居 传统窑居与砖混房屋 - 图 1 - 图2 -图3 新型绿色窑居建筑 - 图 6、7 新型窑居热压自然通风原理 -图5 延安新型窑洞居住小区 -图4 图 6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课题组依据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和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 基本原理为指导,通过大量的调查测试、模拟分析优化和设计创作研究,试验成功一种建立 在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自然环境基础之上,继承了传统窑居生态建筑 经验,适合黄土高原乡村地区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新型绿色窑居建筑体系,从理论和实践上 解决黄土高原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见图 4)。 新型绿色窑居建筑技术指标 在对新型绿色窑居建筑试验研究过程中,我们完成了对传统窑居生态建筑经验指标的测 试调查,包括窑居建筑热稳定性(冬暖夏凉特性)指标,窑居建筑冬、夏季室内热环境及PMV- PPD 指标,窑居建筑室内光环境及采光系数的测试评价,窑居建筑室内 IAQ(浮尘、CO 、CO、 2 氡辐射等)测试评价以及窑居建筑炉灶 - 火炕热能再生利用效率测试评价等。对新型窑居建 筑对比测试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窑居太阳房动态热过程模拟与测试评价,窑居太阳房零辅助能 耗热工性能指标,新型窑居室内外物理环境特性指标的对比测试,窑居建筑太阳能利用率测 试评价,地冷地热通风系统性能测试评价,新型窑居建筑 IAQ 综合测试评价以及新型窑居建 筑的主观评价(问卷调查)研究等。 新型窑居风压自然通风原理见图 5。部分热性能指标见下表。 图 5 A、新型独立式窑居 B、新型靠山式窑居 ① ② ③ 采暖空调节能率 70% 太阳能利用率 65% ① 采暖空调节能率 90% ② 太阳能利用率 40% ③ 热舒适指标 PMV-0.5~+0.5 ④ 自然换气次数 0.8 /h ⑤ 平均自然采光系数 0.25 热舒适指标 PMV--1~+1 ④ 自然换气次数 0.8 /h ⑤ 平均自然采光系数 0.3 社会效益和应用推广 新型窑居建筑的建成使用,标志着陕北黄土高原地区传统窑居住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取得 了突破性进展,证明了地方传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