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 材料与结构的声学性能 §4 材料与结构的声学性能 一般穿孔板:后面铺多孔材料以增加孔颈处的空气运动阻力,提高整个吸声频率范围的吸声系数 微穿孔板:通常不铺多孔材料 高频范围的吸声系数主要取决于穿孔率的大小,穿孔率大则吸声系数大 §4 材料与结构的声学性能 2)薄板共振吸声结构 玻璃、吊顶、薄金属板、架空木地板和空木墙裙等属于这类吸声结构吗? 吸声原理:当声波入射到薄板上时,将激起面层振动,使板发生弯曲变形。由于面层和固定支点之间的摩擦及面层本身内损耗,一部分声能被转化为热能 对低频有较好的吸收 薄板吸声吸声结构的共振频率: 式中 M0—板的单位面积质量,kg/ m2; L—板与刚性壁之间空气层厚度,cm; K—结构的刚度因素,kg/(m2·s2)。 §4 材料与结构的声学性能 §4 材料与结构的声学性能 §4 材料与结构的声学性能 (3)其他吸声结构 形状:多面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面与声波接触,有效吸声面积大于投影面积 吊装位置:声能流密度大处 特点: 造价低 施工方便 有装饰作用 适用场合:工业厂房、大空间 1)空间吸声体 §4 材料与结构的声学性能 2)强吸声结构—尖劈 消声室内所有界面的吸声系数应≥0.99 §4 材料与结构的声学性能 三、隔声和构件的隔声特性 1.隔声量R(或称透射损失TL)与透射系数 用于表示构件对空气声的隔绝能力 R值与声波的入射角有关 同一结构对不同频率的入射声波有不同的R值 常用中心频率为125~4000Hz的六个倍频带的隔声量(有时也用其算术平均值)表示构件的隔声性能 §4 材料与结构的声学性能 §4 材料与结构的声学性能 2.单层匀质密实墙的空气声隔绝特性 和入射声波的频率有关 取决于墙本身的单位面积质量、刚度、材料的内阻尼以及墙的边界条件等因素 式中m—墙体的单位面积质量; ρ0—空气密度; c—空气中的声速。 声波垂直入射时: 声波无规入射时:R比正入射时低5dB 这就是质量定律,单位面积质量或频率每增加一倍R增加6dB,实测值会小一些 §4 材料与结构的声学性能 3.双层墙的空气声隔绝特性 声桥(两层墙之间的刚性连接)不多的情况下 空气间层厚度超过10cm将不增加 §4 材料与结构的声学性能 §5 噪声的控制与治理方法 噪声控制的原则与方法 吸声降噪 隔声 减振和隔振 隔声罩 消声器—气流噪声控制 掩蔽效应在噪声控制中的应用 一、噪声控制的原则与方法 声源的噪声控制:选用低噪声设备、安装时采取减振、隔声、吸声等措施 在传声途径中的控制 闹静分开布置设备机房 控制噪声的传播方向 设隔声屏障阻挡噪声的传播 采用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吸收噪声 采取隔振措施减弱噪声的传播 在接收点的噪声控制:佩带防护用具和减少暴露时间 §5 噪声的控制与治理方法 §5 噪声的控制与治理方法 2.城市噪声控制 §5 噪声的控制与治理方法 §5 噪声的控制与治理方法 §5 噪声的控制与治理方法 城市噪声管理—噪声控制法规 交通噪声管理 汽车限速、限制鸣笛、限制卡车驶入时间 火车禁止用汽笛,铁路两旁设隔声屏障 工业噪声管理 不满足设备噪声标准的搬迁或改产 建筑施工噪声管理 夜间禁止施工,不得超过环境噪声标准 生活噪声 户外禁止使用扬声器 家用电器不得超过环境噪声标准 §5 噪声的控制与治理方法 城市规划 城市人口的控制 功能分区 道路交通噪声控制 改善道路设施(加宽路面、增设路边快慢隔离、双行线改单行、架设路天桥、建立交桥) 交通噪声的衰减 §5 噪声的控制与治理方法 3.室内设备噪声控制 (1)改革工艺和操作方法来降低噪声 (2)降低噪声源的激振力 提高机械加工及装配和动平衡的精度 提高机壳刚度 采取阻尼减振垫等措施 减少高压、高速流体管内和管道口的会扰乱气流的障碍物。 (3)降低噪声辐射部件对激振力的响应,使发声系统的固有频率远离激振力频率 §2 人体对声音环境的反应原理与噪声评价 二、噪声的评价 人们不愿意听的任何声音 取决于这种声音的响度、频率、连续性、发出时间、声音信息内容、发声者的主观意志、环境条件、工作性质、听声音者的生理状态和心情等 决定因素 A声级LA(或LpA) 等效连续A声级LAeq,T 昼夜等效声级Ldn 累积分布声级Lx 噪声评价曲线NR和NC、PNC曲线 三、噪声允许标准和法规(略) 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作为保护听力和健康以及环境噪声的评价量,对于稳态噪声可直接测量。 1.A声级LA (或LpA) §2 人体对声音环境的反应原理与噪声评价 将倍频带谱转换成A声级: 式中 Li—倍频带声压级,dB; Ai—各频带声压级的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