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电池想逆袭日韩和中国胜算几何.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欧洲电池想逆袭日韩和中国胜算几何.PDF

欧洲电池想逆袭日韩和中国 胜算几何? 链接:/news/141530.html 来源:每日汽车 欧洲电池想逆袭日韩和中国 胜算几何? 在未来,欧洲会陆续兴建大批的电池总装厂,但显然,电芯的商业化尝试已落后很多年。博弈的下半场,欧洲逆袭 依旧渺茫。 棋至中局,欧洲人开始慌了。 在占据电动车总成本将近40%的动力电池领域,中日韩三国绝对垄断的格局已然明显,群强环伺,欧洲玩家在零部 件供应和成本控制上都倍感焦虑。动力电池受制于人的无奈,这几年就像一只黑色的乌鸦,时时刻刻在欧洲汽车制造 商的头顶不停盘旋。 对于曾经历过光伏产业大萧条的欧洲来说,这种慢进则退的危机感似乎更能体会。当年中国光伏产业借着政策倾斜 的利好,硬生生从欧洲市场手里抢到主导权,直接导致一大批显赫一时的欧洲企业关门破产。而这样的悲剧,极有可 能再次发生在电池产业身上。 矛头直指亚洲,动力电池反击战正式打响。 电池制造商们开始押上全部身家,与当地所有可团结的力量合纵连横,誓要夺回丧失已久的产业主导权;各国政府 更是铆足了劲在旁边摇旗呐喊,德国方面更是在最近豪掷十亿欧元,向垄断已久的亚洲国家正式宣战。 电动时代不相信眼泪 焦虑的情绪,已在欧洲蔓延。 铁娘子默克尔很早就因此坐不住了,德国是传统的汽车制造大国,供应链的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亚洲已然 领先,如果欧洲无法迎头赶上,这一关键板块在未来增值链上所占的份额将会越来越小。” 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在2018年发出严肃警告,“我不愿看到自己国家生产的电动汽车全采购亚洲电池,为了保证法国 电动汽车公司的控制权和独立性,法国也好,欧洲也罢,长远来看不应该完全依赖非欧洲地区的供应商。” 对于那些一度强势的汽车制造商,电池供应受制于人,极有可能对规划中的汽车产能造成负面影响。今年初,松下 与特斯拉就冻结了双方在美国内华达州的电池扩张计划,因为生产速度太慢,松下已然限制了特斯拉Model 欧洲电池想逆袭日韩和中国 胜算几何? 链接:/news/141530.html 来源:每日汽车 3的正常生产。 大众集团此前曾下调奥迪纯电动车e-tron的既定产能,主要原因就是LG化学的电池供应不能满足生产需求。而由于 供应商三星存在生产瓶颈,承诺的电池供应无法兑现,大众集团在上个月只能修改耗资560亿美元的采购计划。 另一方面的压力,来自整车制造的成本。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汽车制造商因为缺乏够硬的动力总成而一度 被动,新能源汽车如火如荼的时代,这种局面似乎又反过来了。 纯电动汽车的“三电”部分占据总成本的比重非常高,基本上可以达到40%-50%,而动力电池成本又占三电总成本 的70%。其中,电池内部结构中的正极材料,成本又是最昂贵的,可占电池总成本的40%。 这也意味着,动力电池供应商不仅可以在毛利率上把配套企业甩在后面,作为强势的一方,他们甚至可以坐地起价 ,出尔反尔:先是在欧洲客户全球招标的时候报一个极低的价格,拿到订单谈完合作后,又在对方整车量产的关键节 骨眼上临时通知突然涨价。 像宁德时代这样的行业巨头,主要涵盖电芯、模组和电池包三大业务,对于大部分的汽车制造商来说,他们普遍会 选择采购电芯、自制电池包的供应路线。亚洲电池厂商面对欧洲客户的全球大单,主要输出的还是最为关键的电芯产 品。 欧洲曾是锂电子电池最早的技术诞生地,但亚洲公司却在电芯主要构件(正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的技术储备 上超越欧洲很多年。日本公司在十年前就在正负极材料上垄断了全球市场的最高份额,近几年风水轮流转,中国企业 又抢占了这些核心构件的制高点。 最后,要提一下原材料的供应。在生产电池所需原材料(锂和钴)的掌控上,亚洲有压倒性的优势,虽然美国和欧 盟现已制定了全新的能源政策,开发各自的原材料来源,但这些后知后觉的动作,似乎来得有些晚。 一直以来,欧洲严格的环境法规已然制约了锂电池相关的矿产开发,但即使是亡羊补牢的今天,他们要让任何矿业 项目,尤其是锂矿项目运营起来都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情。除了先天土壤的劣势,欧洲还缺乏相关的经验积累。 欧洲在境外也有锂矿供应的相关规划,里约热内卢的项目就是其中之一,但根据路透社分析,这一计划至少要到十 年左右才能正式投产。 在东方,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矿生产商。 他们买下从澳大利亚到南美的大部分矿山,并在自己国家

文档评论(0)

153****2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