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鏡頭III 非球面鏡誕生 非球面鏡的英文寫法是 Aspheric lens,最早成功量產並使用非球面鏡技術的,就是日本佳能 Canon。 日本 Canon 公司在 1971 年時就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支包含非球面鏡的可交換單眼相機(SLR)鏡頭 FD 55mm f1.2 從此開創了鏡頭設計的新時代。 1976 年佳能公司創新研製非球面鏡生產和製作技術,並將其縮小用於5mm電影機攝製鏡頭之中,也就是著名的K35系列。 最早利用非球面鏡技術製作出第一顆鏡頭的是 1966 年 Leitz (Leica) Noctilux 50mm f/1.2,這是著名 NOCTILUX第一代的鏡頭,也是相當罕見大光圈(f/1.2)的設計,這顆鏡頭的結構採用4群6片設計,其中有兩片非球面鏡片(第一片和最後一片)用來矯正球面像差。 由於 1966年打磨非球面鏡片的技術尚未成熟,製作難度相當高。由於成本實在太貴,且生產速度太慢,後來新版 NOCTILUX 就不再採用非球面鏡設計。 現存最早的非球面鏡頭是 1968年由日本 Nikon 公司所生產的 Nikkor (Nikon) OP Fisheye 10mm f/5.6 以及 Noct-Nikkor 58mm f1.2,這兩顆鏡頭並未大量普及生產,採特殊訂購方式,主要用於科學研究和工業領域。 球面鏡會產生許多像差,導致影像模糊失焦。克服上述像差,鏡頭設計者必須在鏡頭中使用很多片透鏡來補償。在成像品質提高的同時,鏡頭也變得又大又沈。 非球面鏡(Aspherical lens)適時出現,剛好可以在鏡頭的光學系統中,可以大幅度提高相機使用大光圈時的成像品質,減小廣角鏡頭的桶狀變形,一片非球面透鏡可以替代好幾片球面透鏡補償像差,能夠非常明顯地簡化鏡頭的光學設計,減小它的體積和重量。 市面有不少迷你型的數位相機、傻瓜相機、APS相機之鏡頭,特別是變焦鏡頭,幾乎清一色的都採用了非球面鏡片,特別是 3X以上光學變焦的鏡頭無不採用非球面鏡設計,以提高影像品質。 非球面鏡原理 非球面鏡片為什麼這麼神奇?首先,我們來看,一般相機鏡頭若是採用球面鏡片(Spheric lens)時,所形成象差的問題。這是因為當不同波長的光線,以平行光軸入射後鏡片上不同的位置時,在平面(或稱底片 /CCD)上不能聚焦成一點,因而影響影像的品質。 使用球面鏡的投影是開放分散的圓。 非球面鏡片改變了鏡片呈現非球面的弧度,從鏡片邊緣看,你發現坡度不是完美的弧形。 要選用哪種弧度,二次、三次曲線、甚至更高階層的計算公式,各家製造商都有其專利的計算方式。 這些設計與計算就是方便光線入射到非球面鏡面時,光線能夠聚焦於一點,消除各種象差和變形(枕狀或桶狀)。這項特點,特別適用變焦鏡,因廣角造成桶狀變形而至望遠之枕狀變形之消除。 非球面鏡的極限 非球面鏡技術被視為解決鏡頭設計複雜的萬靈丹。特別是電腦技術發達之後,過去需要用手和計算尺算到腦筋斷掉的坡度設計,現在只要 CAD/CAM 就出來了。但是問題還是卡在製作的關節上,特別是因為光學原本就是相當傳統的技術與產業,向來重視經驗累積與傳承,即使在先進國家,最後的拋光也常需要老師父幾十年工作經驗的一雙巧手,做最後修飾,才能成就出一件堪稱藝術品的精品。 過往的非球面鏡之單價高昂,被視為精品中的精品才有資格享用。 球面因為加工比較容易,在品管上也可以達到較高的良率,達到節省成本的目的,還是佔了鏡頭組成的大宗。 非球面鏡可以利用壓模方式大量生產,不需要經過複雜的手工處理,普及率提高,價格也大幅下降。 加工方法反而又成為了限制非球面鏡發展的一道門檻。 爲什麽所有的鏡頭都不用非球面鏡呢?關鍵在於模壓技術只能使用特定的玻璃材料才適合,不同材質的原料雖有更好的光學性能,可是卻會在玻璃冷卻過程中表面變形。 模鑄技術限制了非球面鏡的實際尺寸,有待新技術或新科技加以解決。 色散的成因 當太陽光通過不同的介質時,例如:玻璃或水,不同波長的光線因為會有不同的折射率,導致藍光、綠光和紅光會聚在不同焦點上。這就如同牛頓手上的三菱鏡一般,白光進入 -- 七彩分色光線出來。 就自然界來說,這是構成色彩的必要成分,可是就鏡頭來說,這樣的特質會形成影像上的大災難!特別是使用鏡片群組特多的『變焦望遠』鏡頭,面對這樣的難題可以說是非常的頭痛。 縱向與倍率色差 隨著相機工業自 19世紀興起,鏡頭的設計越來越複雜且具備更多的功能。不可避免的鏡頭設計工程師必須跟『色差』打交道,透過不斷的實驗和測試,光學玻璃所產生的影像色彩分散現象大致被分解為『縱向色差』,也就是聚焦中心部分會出現同心圓狀的色滲現象與『倍率色差』,在聚焦影像的周圍形成異色光斑,並從中心部分開始逐漸向邊緣部分擴大,而當鏡頭的焦距越長(望遠),色差也就越明顯。 天然螢石是最佳抗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通风防排是烟工程合同.doc VIP
- 不同层级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pptx VIP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邹逢兴部分习题答案.doc VIP
- 幼儿园课件::认识少数民族.pptx VIP
- DELIXI德力西CJX2s说明书.pdf
- YV100XG机器FAMF校正培训教材.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硫酸钙晶须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docx
- (高清版)DB62∕T 3237-2023 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标准.docx VIP
- (四检)厦门市2025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 生物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220KV输电线路施工组织措施及施工方案1.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