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茹志鹃? 剪辑错了的故事
?
《人民文学》1979年第2期
?
作者简介? (见“百合花”条)
内容概要? 开宗明义,这是衔接错了的故事,但我努力让它显得很连贯的样子,免得读者莫明其妙。那是一个带有荒唐色彩的年代。周围的公社,大队前后脚放出了亩产一万二、一万三的高产卫星,甘木公社的甘书记深感有急起直追的必要。一连给一大队支书老韩做了三宿工作,终于放出一颗亩产一万六千斤的特大卫星。顿时,甘木公社热闹起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风光得不能再风光。据说简报一直送到了中央。不久,甘书记被提拔为县上的副书记,当地的干部也觉得热闹有趣。待到上级要求按产证购来真格的,这下群众傻了眼,“荣缴高产粮”的四挂大车竟无人肯掌鞭。老韩命三队副队长老寿赶车,老寿当着参观的人群,用手做“八”字状,并私下道:“大伙都说这四车粮食不能送走,要送走,咱口粮一天只有八大两!”老韩说,“寿大爷,你别背时了。”老寿只好将车赶到县委,想让甘书记做主。不料甘书记语重心长批评了他:“现在的形势是一天等于二十年,一步差劲,就要落后……。”交罢公粮,老寿在回家路上不由想起1947年冬,和敌人“拉锯”时的情景。当时老甘在县大队,他们要转移到新区战斗,老寿怕他们挨饿,忙动员老婆将家中所有的口粮装进四条干粮袋让老甘拿上。送罢老甘,老寿发现门栓上挂着两条干粮袋——打仗的人留下一半安家的粮。老寿感动地流下热泪。对照眼前的事,老寿死活想不通,觉得革命像是变戏法,变给上面看的。老寿是梨园负责人,他深知眼下社员就指望这梨园的收入来过冬过年了,便更加小心侍弄这些结果的梨树,准知梨儿刚长到鸡蛋大时,老甘亲自下到果园来贯彻以粮为纲的精神,下令三天之内放倒梨树、整地、下种,将梨园改为麦田。老寿听罢腿一软,摊在地上,不顾一切号哭起来。他对老韩讲:“这样做,咱对得起谁?对得起党,对得起老少社员?”老韩答:“这事是上面有文的。”当夜,老寿坐立不安,一夜无眠,他觉得好像又回到淮海大战时的情景。那时,送粮的粮车,像一道道流不完的长流水,成日成夜吱扭吱扭地往前送。副区长老甘疲倦不堪地走进门对老寿说:“解放军打这样的大仗,粮食不用咱筹划,咱连个柴草都供应不上,像话吗?”又说:“土地庙拆了,土改前的那些小破屋拆了,还有啥?啊!”老寿见前线缺柴,二话不说便放倒自己最心爱的小枣树,砍到第五棵时,老甘紧紧捏着老寿的膀子,眼里转着泪花说:“留两棵给孩子们解解馋吧!”在老寿的带动下,村民抬来大木柜、石榴树、旧水车、洋槐树,还有寿板。这个不大的村子一天放倒了二百多棵树,变成“赤膊村”老甘含着两眶热泪,从这里运走一千担硬柴。第二年春天,老寿为村里果园培育梨苗,心中充满着希望。没料想,事隔10年,事情却成了眼下这个样儿。他真想质问甘书记:“凭良心,你限时限刻把梨树砍光,是真为了革命?你这是欺弄人?你这是假革命!”可是老寿并没吃过豹子胆,他也没这口才。只喃喃央求甘书记:“再等二十天,梨熟了再砍,麦种先下在树行间,不耽误啊!”甘书记面容严肃,说道:“不行!我们现在不是闹生产,这是闹革命!”老寿哑声道:“我赶不了这形势,我闹不来这革命!把我当绊脚石搬掉吧!”老寿自然被搬了石头,划为右倾,撤消一切职务并留党察看两年。此事过后,甘书记又官升一级。而老寿却一下子老了,他身心交瘁,每天似睡非睡、不问世事。在他那双朦胧的双眼中,变幻出一场惊心动魄的场景。仿佛是反侵略战争爆发了,来真格儿的时候到了,老韩却天天被叫去开会,因为上面要听好的汇报。村里人乱哄哄,像掐头苍蝇瞎闯,眼看人心要散。老寿站出来安定民心,先安排组织好村人自卫,然后提议去找老甘,大伙说,这才是正理。老寿接受了委托直往西边大山奔去,山高路险、天寒地冻,他一直爬上山巅,也没找到老甘。老寿伸开双臂,从肺腑里发出一声呼号:“回来啊!咱党的光荣!回来啊!咱们胜利的保证!”几天过去,老寿疲倦地回来,他没有找到老甘。这时敌机来扫射,村里的粮仓着火,众人冲进去救火,但见粮仓是空的,只有几袋种子。打仗就弹尽粮绝。大伙心如千斤重。这时甘书记敲门进来,说是要领导大伙儿行动,又拿出干粮袋要干粮。并说,这是有文的,规定的。老寿决断地说:我没有粮食,有文也不行。忽听砰!啪!两下震耳的声音,原是冲天炮蹿上了半空,还夹着一挂一挂的小鞭炮,噼噼啪啪响个不停。孙儿摇醒老寿,说“咱大队炼出钢来啦”老寿更加迷惘起来,他还想在梦幻中去找回那威武雄壮的故事来,但现在连这也消遁了。“对呀!为什么不真的找老甘去?”老寿颤巍巍地站起来,颤巍巍地走出村去……结尾于1979年元旦,老寿老甘重逢之时,互诉衷肠。
作品鉴赏? 《剪辑错了的故事》写于1979年,发表以后影响很大,并荣获全国首届短篇小说奖。它反映了作家茹志鹃经过十年“文革”炼狱,复出之后在艺术风格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微笑到沉思”,清新优美的笔调中开始出现“忧伤的恢谐和辛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