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十一 扫描电镜样品制备;扫描电镜即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SEM???。主要用于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割裂面结构、管腔内表面的结构等。;一、扫描电镜工作原理:
主要是利用样品表面产生的二次电子成像来对物质的表面结构进行研究,是探索微观世界的有力工具。
主要优点:
景深长,所获得的图像立体感强,可用来观察生物样品的各种形貌特征。;二、实验用品;三、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取样:
将取下的动植物组织放入预冷的含有2%戊二醛溶液的载玻片上,用刀片将组织块切成长4mm左右、高3mm左右的小块。
2. 样品的清洁:
把载玻片上切好的样品快,用牙签轻轻地逐个拨入盛有0.1mol/L PH7.2磷酸缓冲液的青霉素小瓶中漂洗,并反复更换用于清洗的缓冲液,一般漂洗1小时,换液3-4次。;3. 样品的固定
样品的固定、漂洗和脱水等处理所用的试剂和方法基本上与透射电镜的样品相同,但由于扫描电镜观察的是样品的表面,主要是要求保持样品表面的原貌,因此,在固定、漂洗和脱水过程也与透射电镜样品处理有不同之处。
一般在4℃的条件下完成固定比较好, 戊二醛、锇酸均可单独固定,也可用“戊二醛-锇酸”双重固定法。
固定1-3小时(依样品种类和固定剂而已)后,吸出固定液, 加入0.1mol/L PH7.2磷酸缓冲液,漂洗1小时,换液3-4次。
;4. 脱水
从小瓶中吸出缓冲液, 加入乙醇逐级梯度脱水,脱水剂的乙醇浓度依次为30%-50%-70%-80%-90%-100%乙醇(两次)逐级脱水;样品在每级停留15-30分钟。
5. 置换乙醇
吸出乙醇,加入醋酸异戊酯与乙醇1:1的混合液,浸泡10-20分钟并适当摇动,再吸弃混合液,加入纯醋酸异戊酯浸泡10-20分钟并适当摇动。
6. 样品的干燥
常规临界点干燥法。
;临界点干燥法;加温置换:将温度调节设定在20℃处经15~20min后,由于温度升高,杯内液体二氧化碳逐渐气化,因此,压力也随之上升至7000Pa左右,样品中的醋酸异戊酯将与二氧化碳充分置换。
气化:将温度旋钮调至临界温度以上(35~40℃),此时随着温度升高,样品杯内的压力也逐渐增加,达到二氧化碳的临介点,界面也随之消失。当压力达到7134Pa时,经5min后,即可排气。
排气: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即不关电源),打开流量计的排气阀门,以1.0~1.51/min的速度排气(速度慢些更好)。约经45~60min后,排气完毕,样品杯的压力下降到零,将温度调节至室温约5rain后,即可取出样品装台镀膜(若不能立即装台,应置于干燥器内保存)。
;临界点干燥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在样品放进样品杯前,样品杯应预先冷却至0~10℃。
样品不宜过湿,但也不能让其表面干涸,应在半干半湿时送入样品杯。因为过湿表明乙酸异戊脂太多会干燥后样品仍含有乙酸异戊脂,影响干燥效果。而过干又会因空气干燥而造成样品己变形,再进行临介点干燥也没有意义了。
一次加入的样品不宜过多,以免带进过多的中间液,使样品干燥不完全,另外,样品过多使二氧化碳量充入不足而达不到临界点。
充入液体二氧化碳的量要足。因为充液量不足,达不到临界值,起不到临界点干燥作用,一般充液量应达样品杯容积的2/3左右。
在加温气化时,实际操作温度应超过临界值,以保证达到充分的临界状态。
开、闭阀门时,动作要轻缓,尽量防止二氧化碳液对样品产生突然冲击而造成样品损伤。因此,样品笼的上下应垫上一层镜头纸或滤纸。排气速度也应尽量缓慢,一般放气时间应在.4Omin以上,有时也可以放气过夜或过中午。 ;7. 粘贴样品
用牙签将少量导电胶涂到样品台上,胶面应略小于样品底面。用镊子轻夹样品侧面,保证观察面向上贴牢在涂胶上。粘贴后,待导电胶干透,才能进行真空镀膜和SEM镜检。
8. 样品的导电处理
生物样品和其他非金属样品的表面电阻率很高,在电镜观察时,往往容易发生荷电现象。另外,生物样品都是由低原子序数的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二次电子的发射率很低,信号弱,难以获得必要的图像反差。因此,为了消除或减少以上不良现象的产生,生物样品和非导电的样品在扫描电镜观察前,均需进行表面导电处理。扫描电镀样品的表面导电处理方法,主要有金属镀膜法和组织导电处理法两种。其中金属镀膜法又有真空镀膜及离子溅射镀膜法等方法,本实验采用离子溅射镀膜法进行镀膜。
;离子溅射镀膜法:;
离子溅射镀膜法操作注意事项:
样品要充分干燥,否则,金属颗粒不但不能附着,反而会引起样品损伤,特别是能放出有机气体的样品,有机气体会因放电而分解,使样品引起碳化污染。
加高压时辉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