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U型管相关的渗透作用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一组“U型管”相关的“渗透作用”题 安徽省绩溪中学(245300) 汪朝晖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利用中央隔有半透膜的U型管,依据膜两侧液面高度变化,可探究半透膜的通透性及膜两侧溶液浓度的高低。常见的考点如图-1所示。 考点1:(1)不同通透性的半透膜对水柱高低变化的影响 例1.如图-2所示,把体积与质量浓度相同的葡萄糖与蔗糖溶液用半透膜隔开,(1)若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不允许葡萄糖和蔗糖通过,开始和一段时间后液面情况是( ) (2)若允许水分子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则开始和一段时间后液面情况是( ) 甲高于乙 B.乙高于甲 甲高于乙,后乙高于甲 D.先乙高于甲,后甲高于乙 解析:(1)虽然两种溶液的质量浓度相同,但由于蔗糖相对分子质量较葡萄糖大,分子间隙大,单位体积内所容纳的水分子多,故水分子从相对较多的乙侧更多地流向甲侧,当膜两侧水分子进出达到平衡时,甲侧液面高于乙侧。(2)在上述基础上,葡萄糖通过半透膜进入乙侧,使乙侧溶液溶质分子数目增多,水分子最终会更多地流向乙侧。答案:(1)A (2)C (2)不同大小的半透膜对水柱高低及产生速率的影响 例2.图-3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A、B均为体积相等的蔗糖溶液,其浓度分别为MA、MB,且MA<MB,半透膜面积S1<S2,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乙装置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当液面不再上升时所消耗的时间分别t1、t2,则( ) A.H1>H2,t1=t2 B.H1=H2,t1>t2 C.H1=H2,t1<t2 D.H1<H2,t1=t2 解析:甲乙装置两侧溶液浓度差相等,水柱上升的高度也应相等,但由于半透膜S2的表面积大于S1,单位时间内透过的水分子数目较多,故达到等高的水柱所耗时间较少。答案为B。 考点2:膜两侧溶液浓度差的实质是水分子的相对数目 例3.在图中所示U型管的底部中央放置一半透膜,它只能让水分子自由通过,其他物质均不能通过,在U型管的右侧注入15%的蔗糖溶液,在左侧分别注入5%尿素溶液、5%葡萄糖溶液、1%NaNO3溶液和1%CaSO4溶液,能使左侧液面上升的是( ) 5%尿素溶液 B.5%葡萄糖溶液 C.1%NaNO3溶液 D.1%CaSO4溶液 解析:由于上述各种溶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所以不能用质量分数来比较不同溶液的渗透压大小,而应将质量分数转化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如果这种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发生电离,则要将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加。依相关化学知识(C=ρω/M)得知:只有5%尿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0.833mol·L-1)大于15%的蔗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0.439 mol·L-1)。注意在上述计算时,溶液的密度都近似为1g·cm-3。答案为A。 考点3:决定水柱高度的因素是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 例4.如图-5所示,U形管底部中央放置一半透膜(不允许溶质分子透过)。A液和B液原先体积相同,由于浓度不同,后来产生一个高度差△H。请问△H主要取决于( ) A.A和B液的溶质分子大小 B.A和B液所在管的粗细 C.A和B液的溶剂是否相同 D.A和B液的浓度差大小 答案为D。 考点4:当渗透达到平衡时,膜两侧溶液浓度及液面高度的判断 例5.U型管中装有两种不同的溶液R及S,并被一半透性膜(X)隔开(如下图)。与 S相比,R为低渗溶液(即浓度较低)。图a中黑色的深浅代表浓度高低。当图a中的U形管内已达到平衡时,两侧液面及渗透压情况?(参看图b) ( ) A.右侧较高,两溶液等渗,即浓度相等 B.右侧较高,且右侧为高渗,即浓度较高 C.左侧较高,且右侧为低渗,即浓度较低 D.两侧高度相等,且为等渗,即浓度相等 解析:当半透膜隔开浓度不等的溶液时,由 于膜两侧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不等,单位时间内水分子更多地从多的一侧流向少的一侧,即水分子的渗透方向是从稀溶液一侧(R侧)向浓溶液一侧(S侧)进行,结果使高浓度溶液的液面(S侧)上升,同时产生额外的压力,以阻止水分子向高浓度溶液中继续扩散。当额外压力增至一定值时,单位时间内透过膜两侧的水分子数相等,达到渗透平衡。本题中由于S侧额外压力的存在,其溶液浓度必然高于R侧(如图-6)。答案为B。 可见,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半透膜和浓度差,这里的浓度应理解为物质的量浓度,以体现水分子的相对数目。水分子的渗透方向是从稀溶液一侧向浓溶液一侧进行,浓度差越大,水分子扩散的速率越快,透过的水分子越多,所产生的水柱越高。当然半透膜表面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