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井冈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炉.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等离子点火燃烧系统技术改造方案 1#炉相关设备概况 1、锅炉概况:该炉为上海锅炉厂生产的SG-1025/18.24-M848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锅炉,单炉膛切向燃烧,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体排渣。设计煤种为韩城贫煤,校核煤种为黄陵烟煤-丰城烟煤。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额定蒸发量 1025t/h 主蒸汽温度 54 主蒸汽压力 18.22MPa 给水温度 2 排烟温度 1 燃料耗量 134.56t/h 锅炉效率 91.85% 锅炉燃烧室燃烧器为四角切园布置,每角17层,其中二次风六层、油风室三层、一次风六层、顶部燃尽风二层。 燃煤特性: 项目 单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A 校核煤种B 应用基碳 % 56.23 66.47 45.79 应用基氢 % 2.77 4.22 3.05 应用基氧 % 3.68 7.90 2.40 应用基氮 % 0.95 0.97 1.01 应用基硫 % 0.98 0.49 1.50 应用基水份 % 8.98 5.04 10.02 分析基水份 % 1.07 0.55 0.57 应用基灰份 % 26.41 14.93 36.23 可燃基挥发份 % 18.34 36.09 22.83 应用基低位发热量 Kcal/kg 5111 6108 4375 可磨性系数(哈氏) / 99 48.3 89 灰变形温度t1 ℃ >1500 1160 >1500 灰变形温度t2 ℃ >1500 1210 >1500 灰变形温度t3 ℃ >1500 1190 >1500 燃油特性 油质: 0号轻柴油 低位发热量: 42000kJ/kg 燃烧器主要参数 风比(%) 风速(m/s) 风温(℃) 一次风 25 25 70±5 二次风 71 45 347 周界风和顶部燃尽风各占15%二次风量 周界出口风速:40m/s 油枪主要参数 出力:100~4500kg/h 雾化角:60~100° 2、制粉系统为中储式、乏气送粉。 钢球磨(4×MZ3560)出力48.1t/h(R90=13%) 一台磨带1层半6只喷嘴。 给粉机(24×TGF-9)出力:3~9t/h。 送风机全压:3186Pa。 等离子点火技术基本原理 1、点火机理 本装置利用直流电流(大于200A)在介质气压大于0.02 Mpa的条件下接触拉开引弧,并在强磁场下获得稳定功率的直流空气等离子体,该等离子体在燃烧器的一次燃烧筒中形成 T>5000K的梯度极大的局部高温区,煤粉颗粒通过该等离子“火核”受到高温作用,很快受热,在0.001秒内迅速释放出挥发物,并使煤粉颗粒破裂粉碎,从而迅速燃烧,由于反应是在气相中进行, 使混合物组分的粒级发生了变化。因而使煤粉的燃烧速度加快,煤粉颗粒的受热速度加快,也有助于加速煤粉的燃烧,这样就大大地减少促使煤粉燃烧所需要的引燃能量E(E等=1/6E油)。同时,等离子体内含有大量化学活性的粒子,如原子(C、 H、O)、原子团(OH、H2、O2)、离子(O2-、H2-、OH-、O-、H+)和电子等,可加速化学转换,促进燃料完全燃烧,除此之外,等离子体对于煤粉的作用,可比通常情况下提高20%-80%的挥发份,即等离子体有再造挥发份的效应,这对于点燃贫煤强化燃烧有特别的意义。 2、燃烧机理 根据高温等离子体有限能量不可能同无限的煤粉量及风速相匹配的原则设计了多级燃烧器。它的意义在于应用多级放大的原理,使系统的风粉浓度、气流速度处于一个十分有利于点火的工况条件,从而完成一个持续稳定的点火、燃烧过程。实验证明运用这一原理及设计方法使单个燃烧器的出力可以从2T/H扩达到6T/H甚至更高。在建立一级点火燃烧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将经过浓缩的煤粉垂直送入等离子火炬中心区,10000℃ 500--800kg/h,其喷口温度不低于1200 第二区为混合燃烧区,在该区内一般采用“浓点浓”的原则,环形浓淡燃烧器的应用将淡粉流贴壁而浓粉掺入主点火燃烧器燃烧。这样做的结果既利于混合段的点火,又冷却了混合段的壁面。如果在特大流量条件还可采用多级点火。 第三区为强化燃烧区,在一、二区内挥发分基本燃尽,为提高疏松炭的燃尽率采用提前补氧强化燃烧措施,提前补氧的原因在于提高该区的热焓进而提高喷管的初速达到加大火焰长度提高燃尽度的目的, 所采用的气膜冷却技术亦达到了避免结焦的目的(1998年获专利)。第四区为燃尽区,疏松碳的燃尽率,决定于火焰的长度。随烟气的温升燃尽率逐渐加大。 等离子点火燃烧系统设计方案 1#炉采用的等离子点火燃烧系统由等离子发生器、燃烧器、直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