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汉语语法 - 石毓智.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语语法 CHINESE GRAMMAR 石毓智 著 2 前 言 想写一本汉语语法书,是我二十年来的一个夙愿。高中时候看过一本语 法书,懵懵懂懂,莫名其妙。大学时又学现代汉语,语法部分语焉不详、枯 燥乏味,且不知其所用。研究生时期主攻语法,常听国内、国外学术圈中之 人说,汉语没有严格的语法,是种落后语言云云。国内一些学人在作研究时 又不自觉地把印欧语言作为标准,结果得出“汉语缺乏这个缺乏那个” 的结 论。每每念起这些,常自感慨:汉语缺乏规律乎?抑或没有找到规律乎?纵 观历史,横看世界,汉语所承载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无与伦比,作 为这一优秀民族世世代代智慧结晶的语言,难道会独落人后吗?因此我那时 就深信汉语中蕴涵严格的规律,立志以揭示其中和谐的美为己任。探讨语言 规律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科学的思维训练,二是对语言作广泛的调查。 所以我二十年来不敢懈怠,孜孜不倦,心无旁骛,现把自己的研究作一总 结,呈现给读者。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及时得到读者的反馈,使自己以后的 研究作得更好;另一方面也是向人们展示汉语中壮丽的景观,虽然我们的工 作仅仅是揭开它的美丽的一角,但已经令人美不胜收、目不暇接,同时也借 以增加我们对自己母语的热爱,吸引更多的同道加入探索汉语规律的行列。 学界内外有两个流传颇广而且对汉语伤害甚大的观点:一是上述的“汉 语是一种缺乏形态的语言”,二是“汉语的语法灵活多变” 。“缺乏”二字是带 贬义的,是指“应该有而没有” 。圈内人士尚持这种观点,也就无怪乎外行人 对汉语的偏见和误解了,因此就有人认为汉语是一种不发达的语言,期待着 汉语有朝一日也发展出丰富的形态。其实这是一种既不切实际又违背科学的 态度。人类语言的语法手段是丰富多彩的,没有一种手段是存在于所有语言 之中的,也没有任何类型的手段可以用来衡量一种语言的发达程度。不同语 言采用不同的标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句子的基本语序决定的,也受 该语言系统的其他因素的制约。“灵活多变”看似一个褒义词,实际上也给汉 语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如果一个研究者接受这一观点,就不会努力去探 索语法中的规律,因为就如同一堆词在那里自由碰撞组合一样,也探讨不出 什么名堂来;如果一个学习者接受这一观点,就不会努力去学习汉语语法, 因为反正是自由碰撞,不用学就会,又因为组合太自由,学也学不会。其实 3 这只是反映了汉语研究的初级阶段所给予人们的一种表面观察,当看到那扑 朔迷离、变化莫测的现象而又找不到背后的规律的时候,就误以为汉语就是 这个样子了。其实,汉语是充分利用语序变化这一手段来表达丰富而精细的 语法意义的,语序的变化受严格的语法规律的制约。通过我们的研究,世人 也可以了解到汉语什么也不缺乏,而是存在着严谨和谐的规律的。 语法系统之庞大,现象之丰庶,远远超出常人的想象,一个人虽穷毕生 之精力,也只能窥其端倪。要真正全面揭示一个语法系统的全貌,不是个人 的能力所能胜任的,甚至也不是一代人所能成就的。任何专著都只能是在某 个方面、从一定程度上对一种语法的刻画。我们已有的研究成果自身有一定 的系统性,但是跟实际语言相比,也只能是局部的。我们今天的研究跟已有 的研究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因此相互参照着学习,更有益 处。前人已经描写很清楚的地方,我们并不采取求全的态度而加以重复叙 述。本书中的内容也不是对其他学者最新研究的简单综述,即使有借用他人 之处,也是在我们独立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以消化、取舍的。 本书所努力追求的目标可以用这四句话来概括:“判语言之美,析结构 之理,察古今之变,审中外之分” 。“判语言之美”者,即寻求语言中存在的 和谐而简洁的规律,最高层次的美就是和谐、简洁而有规律,本书揭示了汉 语中丰富多彩的规律,向世人展示了汉语是一种博大精深的语言。“析结构 之理”者,语法结构何以如此是有理据的,应从认知、语言、现实三要素的 相互作用中寻找语法结构的成因。“察古今之变”者,应把一个现象放在语言 这个大系统下来考察,为它作出的解释应该与其他相关的现象相容,应从系 统发展的角度探究一种语法结构的成因,从系统的整体特性确定一种结构的 功能。“审中外之分”者,只有具备跨语言的视野才能确定汉语的个性及与其 他语言的共性。本书有部分篇幅是汉英对比,因此本书的内容也

文档评论(0)

汪汪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