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茎干病害 概  说 园林植物茎干病害种类虽不如叶、花、果病害多,但其危害性很大,轻者引起枝枯,重者导致整株枯死,严重影响观赏效果和城市景观。 引起园林植物茎干病害的病原包括所有侵染性病原(真菌、细菌、植原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等)和一些非侵染性病原(如日灼、冻害等)。其中真菌是主要的病原。 园林植物茎干病害的病状类型主要有:腐烂、溃疡、枝枯、肿瘤、丛枝、黄化、萎蔫、腐朽、流脂流胶等。 茎干病害的侵染特点: 1.侵染途径一般为:伤口或自然孔口 2.具有潜伏感染特性。 3.发生与长势相关 园林植物茎干病害的防治原则: 清除侵染来源、铲除转主寄主、消除昆虫媒介是减少和控制病害发生的重要措施; 加强养护管理,提高园林植物的抗病力,是防治弱寄生性病原物引起的病害和环境不适引起的病害的有效手段; 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危险性茎干病害的良好途径。 茎干病害的防治方法: 植物检疫 选育抗病品种 建立无病苗圃 加强管理 真菌病害 1、杨树腐烂病(烂皮病) [症状]: 干腐型:枝干上,初期暗褐色水肿状病斑,病部皮层腐烂变软,手压有水渗出。随后失水下陷,有时有龟裂,病斑有明显黑褐色边缘。后期病斑上产生很多针尖状小突起,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潮湿条件下分生孢子器孔口挤出橙黄色或橘红色卷丝状物即分生孢子角。病部皮层腐烂成麻状,易与木质部剥离。严重时绕树干一周,病部以上坏死,秋季病组织上产生黑色小点,为子囊壳。 枯梢型:小枝条上感病迅速枯死,无明显溃疡症状,直至树皮裂开看见分生孢子角。 黑腐皮壳属Valsa 杨树腐烂病防治 品种选育 加强管理 化学治疗:p129 2、杨树溃疡病 [症状]: 溃疡型:3月中下旬感病植物的干部出现褐色病斑,圆形或椭圆形,松软用手挤压有褐色臭水流出。后期水泡破裂流出粘液,病斑下陷呈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斑,病部无明显边缘。5月下旬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突破表皮。6月上旬病斑基本停止,周围形成隆起的愈伤组织,中央开裂,形成典型的溃疡斑。11月老病斑处产生较大的黑点,病菌的子座和子囊壳。 枯梢型:幼嫩部位枯梢 【病原】葡萄座腔菌属 子囊座生在木质化的茎上(非叶片上),单生或侧面连生,也可聚生在一个垫状子座上。 子囊孢子单细胞,无色,椭圆形,较大。      苹果干腐病菌B.ribis, 危害苹,柑橘枝干   杨树溃疡防治 科学营林 抗病品种选育 药剂防治: 银杏茎腐病 [分布与为害]: 分布于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和新疆等地。 除为害银杏外,还为害扁柏、香榧、杜仲、鸡爪槭、马尾松、金钱松、水杉、柳杉、板栗、枫香、剌槐、乌桕、桑树等多种阔叶树苗木,其中以银杏、扁柏、香榧、杜仲、鸡爪槭受害最重。 有的地区苗木感病后死亡率达到90%。  症  状 一年生苗木发病初期,茎基部近地面处变成深褐色,叶片失绿稍向下垂。 后病斑包围茎基并迅速向上扩展,引起整株枯死,叶片下垂不落。 苗木枯死3~5天后,茎上部皮层稍皱缩,内皮层组织腐烂呈海绵状或粉末状,浅灰色,其中有许多细小的黑色小菌核。 病菌侵入木质部和髓部后,髓部变褐色,中空,也生有小菌核。 最后病害蔓延至根部,使整个根系皮层腐烂。 二年生苗易感病。有的地上部分枯死根部仍保持健康,当年自根颈部能发出新芽。  病原 【病原菌】: 菜豆壳球孢菌 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壳球孢属。 发病规律 病菌是一种土壤习居菌,平时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在适宜条件下,自伤口侵入寄主。 寄主的生长状况、环境条件与病害的发生关系密切。 夏季炎热、土温升高、苗木根茎部灼伤,是病害发生的诱因。 在南京,苗木一般在梅雨结束后10~15天开始发病,以后发病率逐渐增加,到9月中旬停止发病。  银杏茎腐病防治:见p133 槐树溃疡病 [分布及为害]: 又名槐树烂皮病或腐烂病。 我国华北地区发生普遍且严重,常引起幼苗、幼树的枯死和大树的枝枯。  症    状 1、镰孢霉属(Fusarium)真菌引起的溃疡病: 枝干上最初出现黄褐色水渍状、近圆形病斑,后扩展成梭形。较大的病斑中央略下陷,有酒糟味,呈典型的湿腐状。后期病斑中央渐呈桔红色,约20天左右,桔红色分生孢子堆突破表皮而出。 。  槐树溃疡病  发病规律 病菌有潜伏侵染的特性,病菌终年存在于健康的绿色树皮内。 病菌以分生孢子越冬,早春多自皮孔侵入,也可从伤口、叶痕、死芽等处侵入,潜育期约一个月,无再次侵染。 病害多发生在2~4年生幼树的绿色主干及大树的1~2年生绿色枝条上。 镰孢菌型腐烂病3 月开始发病,4 月达到发病盛期,6 ~7 月停止发展,小穴壳菌型腐烂病发生较晚。 病菌为弱寄生菌,植株生长衰弱是诱发该病的原因之一。 2、松疱锈病 3、松瘤锈病 [分布与为害]: 又称松栎锈病。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