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 大学名称或校徽 WWW.SOPPT.CN * 腹外疝的体格检查 张家港市中医医院 十六病区 -体内某个器官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处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即称为疝(hernia) -腹外疝(ventral hernia,abdominal external hernia)是腹内器官或组织推挤壁腹膜并经腹壁的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而形成的包块(疝块) 腹外疝的解剖结构 (先天性腹外疝) 腹外疝根据其发生部位可以分为腹股沟疝(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股疝、切口疝、白线疝等。其中以腹股沟斜疝的发病率最高,约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 腹外疝发生后,根据病例变化和临床表现,分为4中类型:①易复性疝②难复性疝③嵌顿性疝④绞窄性疝 目录 视诊 1 触诊 2 叩诊 3 听诊 4 视诊 视诊是医师用眼睛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方法:病人取仰卧,充分暴露全腹,医生站在病人右侧,利用自然光线,自上而下从各个不同角度(切线方向)观察其腹部情况,注意有无异常发现。 常见腹壁疝的示意图 触诊 触诊是通过手接触被检查部位时的感觉来进行判断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进一步检查视诊发现的异常征象,也可以明确视诊所不能明确的体征。 由于手指指腹对触觉较为敏感,掌指关节部掌面皮肤对震动较为敏感,手背皮肤对温度较为敏感,因此触诊时多用这些部位。 触诊时,由于目的不同而施加的压力有轻有重,因而分为浅部触诊法和深部触诊法。 方法:⒈ 病人体位 —仰面平卧,头垫低枕,两手自然放于躯干两侧, 两腿伸直并稍分开,以使腹肌松弛,平静腹式呼吸。必要时左、右侧位、坐位、立位、肘膝位。 ⒉ 医生手法 —立于右侧,前臂与腹表面在同一水平;从左下开始,逆时针向检查;注意患者反应与表情。 一、浅部触诊 -腹部浅部触诊可触及的深度约为1cm。触诊时,将一手放在被检查部位,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同动作以旋转或滑动方式轻压触摸。浅部触诊一般不引起患者痛苦或痛苦较轻,也多不引起肌肉紧张,因此有利于检查腹部有无压痛、抵抗痛、搏动、包块和某些肿大脏器等。浅部触诊也常在深部触诊前进行,有利于患者作好接受深部触诊检查的心理准备(图3-1-1) 二、深部触诊 -深部触诊法检查时可用单手或两手重叠由浅入深,随渐加压以达到深部触诊的目的(图3-1-2)。腹部深部触诊法的深度常常在2cm以上,有时可达4~5cm。 深部滑行触诊法:检查时嘱患者张口平静呼吸,或与患者谈话以转其注意力,尽量使腹肌松弛。医师用右手并拢的二、三、四指平放在腹壁上,以手指末端逐渐触向腹腔的脏器或包块,在被触及的包块上作上下左右滑动触摸。 触诊注意事项: 1.检查前医师要向患者讲清触诊的目的,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 2.医师手应温暖,手法应轻柔,以免引起肌肉紧张,影响检查效果。在检查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患者表情。 3.患者应采取恰当的体位。通常取仰卧位,双手置于体侧,双腿稍弯曲,腹肌尽可能放松。 4.腹部检查前,应嘱患者排尿,以免将充盈的膀胱误认为腹腔包块,有时也须排便后检查。 5.触诊时医师应手脑并用,边检查边思索。应注意病变的部位、特点、关系,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来源。 叩诊 叩诊是用手指叩击身体表面某一部位,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根据震动和声响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状态有无异常的一种方法。 间接叩诊法,此为应用最多的叩诊方法。 方法:将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勿与体表接触。有手指自然弯曲,用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末端关节处或第二节指骨的远端。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叩诊时应以腕关节和掌指关节活动为主,在同一部位叩诊可连续叩击2~3下,若未获得明确印象,可再连续叩击2~3下。应避免不间断地、连续地快速叩击,因为这样不利于叩诊音的分辨与震动的感知。 叩诊时被叩击部位产生反响称为叩诊音。叩诊音的不同取决于被叩击部位组织或器官的致密度、弹性、含气量及体表的间距。叩诊音在临床上分为清音、浊音、鼓音、实音、过清音五种。 叩诊音及其特点 叩诊注意事项: 1.环境应安静,以免影响叩诊音的判断。 2.根据叩诊部位不同,患者应采取适当体位,如叩诊腹部时常取仰卧位。 3.叩诊时应注意对称部位的比较与鉴别。 4.叩诊时不仅要注意叩诊音响的变化,还要注意不同病灶的震动感差异,两者应相互配合。 5.叩诊操作应规范,用力要均匀适当,一般叩诊可达到的深度约5~7cm。 听诊 听诊是医师根据患者身体各部分活动室发生的声音判断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方法。 间接听诊法,这是利用听诊器进行听诊的一种检查方法,听诊效果好,对器官活动的声音有一定的放大作用。 正常肠鸣音在脐部听得最清楚,时隐时现,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血透室护士在医疗行为中的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专家讲座.pptx VIP
- 水利工程事故应急方案【精选资料】.doc VIP
- 西奥扶梯XO-9800电气原理图纸.pdf
- 2025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配送中食材卫生保障措施.docx VIP
- 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力度与科技学术著作出版成本初探.pdf VIP
- DBJ50T-323-2019 滨江步道技术标准 .docx VIP
- 2025年电竞教育机构运营模式与盈利分析.docx
- 5.2染色体变异课件(共47张PPT)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2(内嵌音频+视频).pptx VIP
- 【复习资料】00642传播学概论(章节复习要点).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