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记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心理学探新.PDF

内隐记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心理学探新.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卷 心理学探新 年 !# !# 总第 期 第 期 ( H,LMNOPO3QM’P RSHPOT’UQOV 内隐记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杨治良 李 林 (华东师范大学 心理系,上海!#! ) 摘 要:近年来,在对内隐记忆的存在性和本质特点进行探讨的过程中,该领域涌现出愈加丰 富的实验室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同时也引发了研究者对内隐记忆内涵的深入思考。逐渐细分的 内隐记忆研究领域促使人们超越内隐记忆原有的理论框架,去建构一个整合外显记忆与内隐记 忆,容纳记忆的无意识和意识过程的完整理论体系。 关键词:内隐记忆;任务分离;加工分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内隐记忆研究简史 实验思想称为任务分离逻辑,并认为它可以证明,内 年前, 和 提出了内隐记忆( 隐记忆是一个独立的无意识记忆系统:如果我们能 ! ,-./-012 32/4 567 895-50 616:2; )这一概念,用以表述在无意识情况下, 够发现两类记忆任务(测验),这两类任务的表现分 过去的经验或学习对人们行为产生影响的现 别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那么这种发生在任务类别 [,] 象( ! 。“内隐记忆”一词源于间接测验( 之间的分离现象,就暗示了这两类任务分别对应着 5=521-0 010 :4 616:2; )的设置,它是一种不同于回忆或再认的、 相对独立的不同内部机制。任务分离逻辑的发展成 新的记忆测验,包括词干补笔、残词补全、模糊词和 熟和广泛应用,为内隐记忆的存在提供了大量的经 图片的辨认等。回顾内隐记忆的研究历史,可以将 验证据。研究者通过比较记忆的直接测验和间接测 其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验,很快发现它们在许多因素上出现分离,在年龄、 (? ( 内隐记忆概念的提出和确立 智力、注意、加工水平等因素上,间接测验成绩表现 内隐记忆概念的提出有赖于实验室中关于间接 出某种程度的稳定性;而对于感觉通道、刺激表面特 记忆测验的大量经验证据。最初,以@/225A0: 和 征等因素,间接测验则比直接测验成绩来得更加敏 ( , , )为代表的部分研究者设 感。 @15B2/0C (D#% (DE (DE [,] ) 计了词干补笔和残词补全等间接测验 ,以遗忘 ()在年龄因素上,直接测验与间接测验的实验 症患者为施测对象,成功地发现他们的成绩接近于 性分离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外显记忆会随 正常被试的测验结果。以此为基础, 年,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