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和耐热钢的金相组织和检验.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锈钢中的组织和相 用20g铁氰化钾、20g氢氧化钾,100ml水溶液,1.5V,电解 1Crl8Ni9Ti锻后缓冷后 不锈钢中的组织和相 σ相的危害 σ相沿晶界分布,钢的塑性显著下降,分散分布对韧性危害较小,并有一定的强化作用。 σ相增加钢的缺口敏感性,对强度、硬度影响不大,对冲击韧性影响显著。 σ相显著地降低钢的塑性、韧性、抗氧化性、耐晶界腐蚀性能,助长热疲劳的产生。σ相形成后,使基体贫铬(或钼、钨)因此降低了基体抗蚀性,并削弱了固溶强化的效果。总之σ相的危害性较大,应尽力避免该相的出现。 不锈钢中的组织和相 碳化物相 碳化物相是不锈钢中的一个基本组成相,可分为MC、M6C、M23C6、M7C3几种类型,它与钢中的含碳量与合金元素有关。 不锈钢中的组织和相 MC型碳化物:钢在凝固过程中,碳与亲和力较大的 钽、铌、钛、钒结合,形成TaC、NbC、TiC、VC碳化物。该类碳化物分布在晶界上起到强化作用,阻止晶粒长大,抑制(Cr、Fe)23C6碳化物的形成,提高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 M6C型碳化物:是一种二元碳化物,具有面心立方结构,一般在含铬量高,并且有钨、钼时,才会形成该类碳化物,以颗粒状析出于晶界,与M23C6型一起,起着强化晶界和提高持久寿命的作用。 M23C6、M7C3型碳化物:一种富铬的碳化物,M23C6碳化物具有面心立方结构,M7C3碳化物是三角晶系。这种碳化物大多存在含铬量高的钢中。 组织与相的鉴别方法 A与F:A有孪晶组织,F呈带状或枝晶分布 赤血盐氢氧化钾溶液。F玫瑰色、A光亮色 热染法(500℃) F亮黄色、A浅兰色 氢氧化钾水溶液(电解) F灰色、A白色 碳化物与σ相 碱性高锰酸钾:浅侵蚀碳化物为浅棕色、 σ相橘红色;深侵蚀碳化物为绿色、 σ相棕橙色 高锰酸钾、氢氧化钠水溶液(电解): σ相橘红色 草酸电解: 热染法(500~700℃)加热 碳化物白色、 σ相橙色 不锈钢金相检验项目及方法 低倍检验: 试验方法:GB/T226-1991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试验方法 组织评定:参照GB/T1979-2001《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T1220-2007《不锈钢棒》标准中规定不得有肉眼可见得缩孔、气泡、裂纹、夹杂、翻皮及白点。 不锈钢金相检验项目及方法 高倍检验: 非金属夹杂物:GB/T10561-2005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显微评定方法》、ASTM E45 -2005 奥氏体晶粒度:GB/T6394-2002《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ASTM E112 铁素体含量 :GB/T13305-1991《奥氏体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检验法》、 GB/T6401-1986《铁素体奥氏体双相不锈钢中α-相面积含量金相测定法》 GB 4234-2003《外科植入物用不锈钢》标准中规定铁素体含量、夹杂物级别、晶粒度级别。 不锈钢的腐蚀 点腐蚀: 不锈钢因表面生成钝化膜而具有耐蚀性的金属和合金,一旦由于某种原因表面膜被局部破坏而露出新鲜表面后,这部分金属就会迅速溶解而发生局部腐蚀,这种在金属表面产生小孔的腐蚀形态称为点蚀。点蚀是不锈钢常见破坏性和隐患最大的腐蚀形态之一。 点腐蚀机理: 中性溶液中的离子(如Cl-)作用于表面钝化膜,表面膜受破,因而发生点蚀。点蚀的扩展按下列反应进行: 阳极反应 :M→M++e- 阴极反应:O2+2H2O+4e- → 4OH- 随着反应的进行,蚀孔内的M+(金属离子)增加,为保持电中性Cl-从外部移入,并生成盐。该盐水解后生成HCl,pH下降,在此情况下点蚀可以持续进行下去。 不锈钢的腐蚀 点腐蚀的发生条件: 保护膜(钝化膜)的局部溶解或破坏,往往发生在表面有缺陷或夹杂的地方,或钝化膜薄弱的部位,而且需要有活性阴离子的存在,如氯离子是常见的发生点腐蚀的阴离子。氯离子容易被吸附,挤走氧原子,和钝化膜中的阳离子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物,破坏钝化膜,形成小坑,即点腐蚀诱导阶段,形成一个闭塞电路。含氯离子的水溶液是产生点腐蚀的主要原因。 点腐蚀的特征: 金属构件表面有肉眼可见的腐蚀麻坑,用金相法检验观察点腐蚀坑的剖面,其形状基本有呈蝶形、椭圆形和楔形三种。用扫描电镜能谱仪能检测到点腐蚀内有氧和氯。 不锈钢的腐蚀 缝隙腐蚀: 在金属和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表面狭窄的缝隙间,由于溶液移动受阻,腐蚀性阴离子停留在窄缝内,易发生在法兰连接处,铆钉、螺栓、垫片等部位。沉淀的腐蚀产物与金属基体之间,氧化皮和金属基体之间也易发生缝隙腐蚀。 缝隙腐蚀机理: 类似于点腐蚀(闭塞电池的腐蚀机理),所不同的是点腐蚀需有一个闭塞电池形成的腐蚀诱导过程,而缝隙腐蚀的闭塞电池基本上是现成的,缝隙腐蚀经常是构件结构上的原因所造成的

文档评论(0)

xfnz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