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混凝土桥塔损伤与补强的分析研究
俞 博 , 叶见曙 , 刘 华 , 刘保国
(1.东南大学 交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2.济源至洛阳高速公路管理 中心 ,河南 洛阳 471012)
摘 要 :针对某座斜拉桥的混凝土桥塔在施工缝处出现的损伤和补强措施 ,建立 了空间实体有限元模型,仿真模拟
了损伤对结构设汁状态的影响.并在损伤状态下对结构进行补强,然后 比较分析 了补强效果 通过对设计状态、损伤
状态和损伤后 的补强状态这三种情况的静力计算和动力性能分析 ,得出了施工缝处的损伤会减小结构设计状态的
刚度 ,而采取补强措施后 ,结构刚度基本能够恢复到设汁水平
关键词 :混凝土桥塔 ;损伤 ;补强;仿真模拟
中图分类号 :U44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l672—0679(2007)03—0020—05
某座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的混凝土桥塔 ,经检测发现 ,在每个施工节段上下缘 的节段接缝处 ,有裂缝 、混
凝土剥落等病害,针对该混凝土桥塔的损伤情况 ,在每个损伤接缝处的外表面采取粘贴钢板进行结构补强。
结合该工程实例 ,提出类似结构在设计状态 、损伤状态 以及损伤后的补强状态时的比较分析方法 ,特别
是计算工况与作用的施加步骤等。利用空间有限元技术建立三种状态的实体仿真模型 】【。I,分别进行静力计
算和动力分析1,比较静力计算下的结构变形和应力状态以及动力分析下的模态结果,探讨施工节段处的
损伤对设计状态的影响和结构补强后的效果。
图 1 桥塔构造
混凝土桥塔的上、下横梁体内均施加了预加力,即布置 、张拉预应力钢绞线。所用钢绞线类型为 l9—
7qb5,张拉力为 3000kN。其 中下横梁布置了96股曲线型钢绞线 ,竖桥 向8排,横桥向 12排 ;上横梁布置了
32股直线型钢绞线,竖桥向8排,横桥向4排。
上立柱斜拉索锚固段 中,布置 (1)32型的精扎螺纹钢筋 ,张拉力为 540kN。其中桥塔单个立柱在纵桥向
锚 固两排 ,共 304根 ,下缘锚固的竖向问距为0.85I11,上缘锚固的竖向问距为0.25I11;桥塔单个立柱在横桥
向锚固四排,共 582根,下缘锚 固的竖向问距为0.8m,上缘锚囤的竖向间距为 0.2ITI;一个桥塔共布置 了
304x2+582x2=l772根 (1)32型的精扎螺纹钢筋。
1.3 斜拉索
该大桥设计为双塔双索面 ,即一个桥塔上锚 固有四排斜拉索 ,其 中每排斜拉索有 20根 ,靠近边跨从下
至上的斜拉索编号依次为C1-C20,靠近中跨从下至上的斜拉索编号依次为 C1~C20。在横桥向轴与纵桥向
轴组成的平面内,自上而下斜拉索夹角从 10.9。至3.2。的范围内依次减小;在竖桥向与纵桥向组成的立面
内,自上而下斜拉索夹角在61.8。至 31.8。的范围内依次减小。
1.4 损伤与补强
建造桥塔是采用 自下而上逐段浇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塔柱每个节段高度一般5In。从检测结果看,几乎
每个施工节段的接缝位置处都有混凝土剥落现象,甚至出现有裂缝。针对这种损伤,采用了沿施工节段接缝
/,,●●●●● / 、●●●●● 、
位置,凿除松散的混凝土,灌注硫磺砂浆混凝土,然后在接缝位置的外表面粘贴环形钢板进行补强。 \
2 分析方法
2.1 计算模态影响因素
影响固有模态计算的因素有剪切变形 、转动惯量和轴力,即要比较精确地计算结构 固有模态 ,需要考虑
到结构的截面形状 、内部应力等因素。因此 ,对混凝土桥塔结构的分析 ,不仅要建立尽可能反应结构实际构
造的仿真数字模型,还要在计算模态时考虑到结构的预存应力状态。
2.2 分析步骤
分析混凝土桥塔在三种状态时的效应,这三种状态分别为:(1)原结构设计状态 ;(2)结构损伤状态 ;(3)
损伤情况下的补强状态 。对每种状态进行两种分析,即静力计算和动力分析(计算模态),见图2。
无补强措施状态诱 承久作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