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园林植物对空气的净化作用 一、吸收有毒气体 植物通过叶片吸收大气中的有毒物资,减少大气中的有毒含量,同时还能使某些有毒物资在体内分解,转化为无毒物资,自行解毒。 目前,已初步认识到对室内空气净化有效的植物主要有: (1)洋绣球、秋海棠、文竹等在夜间可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2)吊兰、非洲菊、金绿萝、芦荟可吸收空气中的甲醛 (3)铁树、菊花、常青藤可吸收笨苯的挥发性气体 (4)龟背竹有很强的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5)扶郎花可吸收空气中的苯 (6)月季能吸收氟化氢、苯、硫化氢、乙苯酚等气体 (7)红颧花能吸收二甲苯、甲苯和存在于化纤、溶剂及油漆中的氨 (8)、龙血树、雏菊、万年青、可清除来源于复印机、激光打印机和存在于洗涤剂和粘合剂中的三氯乙烯 (9)米兰、腊梅等能有效地清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 二、吸尘 1、园林植物降尘的途径 (1)树木具有降低风速的作用,随着风速的减慢,空气中携带的大粒灰尘也会随之下降。 (2)植物叶表面不平,多茸毛,且能分泌黏性油脂及汁液,吸附大量飘尘。 2、影响园林植物降尘的因素 (1)植物滞尘量大小与叶片形态结构、叶面粗糙程度、叶片着生角度以及树冠大小、疏密度等因素有关; (2)树木对粉尘的阻滞作用因季节不同而有变化; (3)林带能有效地降低风速,从而使尘埃沉降下来,这种作用与林带的结构有关。 三、减弱噪声的机制 (一)减弱噪声的机制 1、一般噪音高过50分贝时,会对人类日常工作生活产生有害影响,在城市地 区普遍存在着噪声污染; 2、园林植物具有较明显的减弱噪声作用: (1)噪声波被树叶向各个方向不规则反射而使声音减弱 (2)噪声波造成树叶枝条微振而使声音消耗 (二)减弱噪声作用 1、一般树木减声作用首先决定于树木枝、叶、干的特性,其次是树木的组合与配置情况。 2、一般在防噪声林带的配置时,应选用常绿灌木结合常绿乔木,总宽度为10~15m,其中灌木绿篱宽度与高度不低于1m,树木带中心的树行高度大于10m,株间距以不影响树木生长成熟后树冠的展开为度,若不设常绿灌木绿篱,则应配置小乔木,使枝叶尽量靠近地面,以形成整体的绿墙。 四、减少细菌声 1、空气中散布着各种细菌,其中不少是对人体有害的病菌。 2、绿色植物减少细菌数量的途径 (1)由于植物降尘作用,减少细菌载体,从而使大气中细菌数量减少; (2)植物本身具有杀菌作用,许多植物能分泌出杀菌素,这些由芽、叶和花所分泌的挥发性物质,能杀死细菌、真菌与原生动物。 (3)城市中各类地区因人流、车辆多少及绿化状况的不同,空气含菌量有明显影响。 (4) 各类林地和草地减菌作用有所不同,例:玫瑰、桂花、紫罗兰、茉莉、柠檬、蔷薇等 五、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又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但是由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比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多出20倍,因此总的来说是消耗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了大量的氧气。 六、增加空气负离子 1、空气负离子的作用 (1)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3)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4)负离子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2、园林植物增加负离子的效应 (1)绿地和森林里的新鲜空气中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在森林里每立方米空气中高达2万个以上,而在城市室内空气中只有40~50个。负氧离子能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对肺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据调查,优美的环境能极大地激发人的创造创作灵感 大气负离子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浓度分布如下:单位:每立方厘米 七、降低风速,改变风向 1、森林里树木密集,枝叶繁茂,因此能控制气团的流动,削弱风速,改变风向,使风力变小 2、城市树木冬季约能降低风速20%,可减缓冷空气的侵袭。减少居室热量的散失,对起居起保暖作用 43、44、49、50号 第一节:城市大气环境 第二节:大气污染与园林植物 第三节:园林植物对空气的净化作用 一、空气成分及其生态作用 (一)大气组成:自然状况下的大气是由干洁的空气、水蒸气和各种杂质组成。 在标准状态下(0℃, 1.01325×105Pa,干燥),大气组成: 液化的水蒸气: 固体杂质 (二)氮气的生态作用 氮是构成生命物质(如蛋白质)的最基本成分; 植物所需要的氮主要来自土壤中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它们的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复杂机电系统动力学相似分析的键合图法-机械工程学报.pdf
- 复经验正交函数分析结果的直观显示-大气科学学报.pdf
- 夏季加拿大海盆海冰边缘区声体积后向散射强度研究-海洋学报.pdf
-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ppt
- 外双溪环境与生态昆虫II-东吴大学微生物学系系网管理后台.ppt
- 外来入侵种与生物多样性.pdf
-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四.ppt
- 多协议标志交换.ppt
- 多变量方程误差类系统的部分耦合迭代辨识方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pdf
- 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基础多媒体技术概述.ppt
- 大气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环境监测-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ppt
- 大气的组成大气的垂直分布外气层大气的分层对流层平流层中气层增.ppt
- 大涡模式水平分辨率对边界层夹卷过程及示踪物垂直传输的-干旱气象.pdf
- 大菱鲆背腹部肌肉基本组成质构及加工特性.pdf
-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征稿启事.doc
- 大连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设立条件-大连理工大学远程.doc
- 大连金州金洋包装材料才自行监测方案-辽宁重点排污单位自行.doc
- 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地面探究氧原子吸收波长小于0175微米.ppt
- 天体运行轨道的一般性Binet方程形式-非线性科学研究所Nonlinear.pdf
- 天气尺度瞬变波滤波方案比较分析ComparisonofTwo-大气科学学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