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溢料&飞边 * PPT课件 溢料与飞边现象 * PPT课件 产生的原因 * PPT课件 溢料原因分析与解决办法(一) 原因分析 模具磨损封装模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在模塑料等材料的不断磨擦冲击下,模具的结合面之间缝隙不断增大或排气孔的间隙增大,模塑料在模塑过程中从这此缝隙中溢出形成溢料 解决办法 维修或更换模具 * PPT课件 溢料原因分析与解决办法(二) 原因分析 模具压板自然弯曲在传统模中特别是采用单缸压机时,模具的压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模具压板的四周会出现自然弯曲。从而使模具的四边的缝隙增大,出现溢料 解决办法 维护和重新调整模具的平整度 * PPT课件 溢料原因分析与解决办法(三) 原因分析 模具不清洁,在模具表面有外来杂物由于模具表面在模塑前没有清模干净或模具表面有外来杂物,使模具在合模时上下模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当模塑过程中,模塑料从间隙中溢出 解决办法 模塑前彻底清模 * PPT课件 溢料原因分析与解决办法(四) 原因分析 引线框没有正确落入模具夹中引线框没有正确落入模具夹中,一方面引线框将使模具的上下模之间不能完全闭合出现缝隙;另一方面,由于引线没有落在模具夹中,模具的引线槽有空隙;当模塑时,模塑料从这些缝隙中溢出,形成溢料 解决办法 调整引线框的尺寸和精度或调整夹具的位置 * PPT课件 溢料原因分析与解决办法(五) 原因分析 引线框厚度过小或引线框厚度不一致引线框厚度过小或引线框厚度不一致使引线框架的引线与模具槽之间有一定的缝隙,使模塑料从缝隙中溢出形成溢料 解决办法 更换引线框架 * PPT课件 溢料原因分析与解决办法(六) 原因分析 合模压力不足合模压力过小致使模具的上下模之间的缝隙过大 解决办法 增加合模压力 * PPT课件 溢料原因分析与解决办法(七) 原因分析 注塑压力过大注塑压力过大致使模塑料在模塑时从模具上下模之间的缝隙中大量溢出形成溢料 解决办法 减小注塑压力 * PPT课件 填充不足 * PPT课件 现象1 有规则的充填不足 充填不足(一) * PPT课件 填充原因之一饼料不足 * PPT课件 判定及对策 现象 模压后中心块的厚度过薄 原因分析 ◆检查饼料的重量及比重; ◆检查是否有跑料及漏料现象; ◆检查注塑杆与料筒的间隙 解决办法 ◆增加料饼的重量(保证模压后中心块的厚度在2~3mm左右) ◆维修模具; ◆更换注塑杆或料筒 * PPT课件 填充原因之二注塑杆行程不足 * PPT课件 原因分析 注塑杆注塑过程中延伸不到位 检查注塑杆的延伸位置 解决办法 更换较长的注塑杆; 延长注塑杆的转进位置; 注塑杆在压下后必须比上模板伸出大约2~5mm 判定及对策 * PPT课件 填充原因之三模塑料流动性差 原因分析 选用的环氧模塑料的流动长度过短不能满足现有的工艺要求; 环氧模塑料超过正常的有效使用时间; 贮藏条件不当,使环氧模塑料的流动性下降; 暴露在高温中时间过长,降低了环氧树脂的流动性。 醒料不足 解决办法 选用合适流动性的环氧模塑料; 确保环氧模塑料的存放时间:5℃以下,有效期一年; 确定正确的贮存条件: 5℃以下、密封、干燥的环境下; 推荐使用工艺环境条件:温度≤25 ℃、相对湿度≤55%; 推荐醒料时间:在推荐的使用工艺环境下醒料24小时; 使用时间:在推荐的工艺环境下,醒料后的材料必须在72小时内用完,否则应重新密封存放于冷库;再次使用必在醒料后24小时内用完。 * PPT课件 填充原因之四预热温度及预热时间 原因分析 预热温度太高或太低; 预热不均匀 预热时间过长 解决办法 调整预热时间及电极度板的高度; 推荐预热温度:85~95 ℃; 推荐预热时间:25~30秒 * PPT课件 填充原因之五饼料预热后与转进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 原因分析 饼料预热后与开始转进之间的时间过长会降低预热后饼料的温度并会降低环氧模塑料的流动性 解决办法 推荐条件:预热后的饼料在开始注塑前放置时间最多不超过10秒(保守值) * PPT课件 填充原因之六模具温度 原因分析 温度设定不正确; 电加热器损坏; 温度计读数不正确。 解决办法 推荐模具表面温度:175 ±5 ℃; 检测模具温度并调整 * PPT课件 PPT课件 page Title of Presentation, Date, page * PPT课件 影响模压操作性的主要因素 成型性 操作者 塑封料 经验 培训 流动长度 胶化时间 粘度 预成型密度 湿气 模压条件 模具 料道 进料口设计 模具表面 进料口位置 模具温度 注塑压力 预热 注塑速度 预成型尺寸 * PPT课件 塑封过程中缺陷 粘 模 脏 模 飞 边 打印不良 电性不良 气 孔 未填充 异 色 常见问题 * PPT课件 电性不良 原材料 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