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两地的零食小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比較兩地的零食小吃.. 引言 我地做今次專題研習的題目係比較兩地的零食小吃,希望能夠給大家知道兩地的食物有什麼不同。 比較兩地零食小吃有什麼不同.. 香港 順德 砵仔糕 每個約 5元 大良雙皮奶 一碗約 10元 臭豆腐 一袋約 10元 繃砂 一包約 20元 豆腐花 一碗約 5元 薑汁撞奶 一碗約 10元 腸粉 一碟約 10元 魚腐 一碟約 15元 香港的砵仔糕 砵仔糕是香港傳統的小吃,有一段時間差不多消失,後來因為港產片「新不了情」,喚醒了大家對砵仔糕的情懷。 砵仔糕源於廣東四邑,據清朝「臺山縣誌」記載,遠在明朝時已經有士大夫,不遠千里坐船到臺山去購買砵仔糕,可見當時,砵仔糕已是有名的地道街頭小吃。此外,四邑人在酬神祭祀時,也愛用砵仔糕供在神桌上,以供神明享用。 傳統的砵仔糕用粘米粉、黃糖作為原料,將它置於小型的瓦砵蒸熟而成,瓦砵容量不大,直徑約兩吋。蒸好後的砵仔糕用竹籤串起來吃,香甜而不膩,軟滑而帶有彈性,又不會黏牙。 香港的臭豆腐 南京的臭豆腐 臭豆腐在中國以及世界各地的製作方式和食用方式均存在地區上的差異。長沙和紹興的臭豆腐乾相當聞名,但其製作以及味道均差異甚大。長沙的臭豆腐以火宮殿為官方代表,毛澤東、朱鎔基等曾光臨並誇獎,美國《食品》雜誌也親臨採訪。火宮殿選用上等黃豆做成豆腐,然後把豆腐浸入放有冬筍、香菇、曲酒、瀏陽豆豉的鹵水中浸透,表面會生出白毛,顏色變灰。初聞臭氣撲鼻,用油鍋慢慢炸,直到顏色變黑,表面膨脹以後,就可以撈上來,濃香誘人,澆上蒜汁、辣椒、香油,即成芳香鬆脆、外焦裏嫩的臭豆腐。長沙街頭也有很多民間製作臭豆腐的能手,深受民眾的喜愛。紹興油炸臭豆腐是用壓板豆腐切成2.5釐米見方的塊,放入黴覓菜梗配製鹵中浸泡,一般夏季浸泡約6小時,冬季浸泡約2天,然後撈起,用清水洗淨,晾乾水分,投入五成熱油鍋中炸至外脆裏松即可,顏色為黃色,可蘸辣醬吃。武漢街頭的臭豆腐多以「長沙臭豆腐」為招牌,但製作方式並不相同,是用鐵板澆油煎,中不空並且為淡黃色。天津街頭多為南京臭豆腐,為灰白豆腐塊油炸成金黃色,臭味很淡。 香港的豆腐花 豆腐花到底爲何人所創,目前也是沒有定論。宋代蘇東坡有“豆腐花”詩雲“古來百巧出窮人,搜羅假合亂天真。”認爲這種“亂天真”的豆製品,是由窮人巧手製作而成。我國著名的化學家袁翰青先生指出:“豆腐花的始創者是農民,是他們在長期煮豆磨漿的實踐中,得到了這種優美的食品。,把豆腐花的發明創造歸功於農民。李治寰先生則提出“豆腐花制法與道家煉丹有密切關係,認爲道家煉丹用豆漿來培育丹苗,無意中發明瞭豆腐花。文獻中記載最多的是淮南王劉安做豆腐花的傳說,這與劉安修道煉丹也不無關係。比較中肯的說法是,許多發明創造雖出自群衆智慧,但人們總要尋找一個公認的人物作爲始作者來尊奉,這樣的例子在古代並不少見。 香港的腸粉 腸粉(又稱拉腸、布拉腸、豬腸粉):廣東小吃,傳統以碎肉、魚片、蝦仁為餡。也是港式酒樓常見的點心,一般常見的以鮮蝦腸粉、牛肉腸粉和叉燒腸粉為主。香港傳統粥店則會提供炸兩滑腸粉,是在腸粉內包上油條;粥店也有淨腸粉,也是一種街頭小吃,經常配以甜醬﹑辣醬、芝麻食用。 中國廣東小吃,傳統以碎肉、魚片、蝦仁為餡。也是港式酒樓常見的點心,一般常見的以鮮蝦腸粉、牛肉腸粉和叉燒腸粉為主。 香港的燒賣 燒賣,又稱燒麥、肖米、稍麥、鬼蓬頭,是形容頂端蓬鬆的形狀,是一種以燙麵為皮帶餡上籠蒸熟的麵食。 燒賣源起元大都,現在中國北京、山西、廣東、山東、江浙等地均有分佈。 燒賣用燙麵,即用開水和麵,面已半熟,再加入冷水和的面,以增加成型能力,用一種中間粗,兩頭有把的類似棒槌的特殊擀麵杖擀皮,擀出的皮薄而不平, 四邊如同花邊,中間放餡,不用包,一提就成型,上屜蒸熟。皮薄餡大,形若杯,底為圓,腰收細,上面如同花邊,美觀好吃。燒賣餡料多為蘿蔔、白菜、瘦肉等,加入調味的魚露、味精。吃時配以醋、蒜絲,味道可口、鮮美。 順德的街頭小食.. 大良炒鮮奶 聽老一輩的人說,炒牛奶已有70多年歷史,是當時大良橋珠酒家的一位廚師發明的。當時的橋珠酒家在大良非常出名,沒有早茶飯市,菜式品種豐富,色香誘人,商賈名流、市井走卒都喜歡在橋珠用餐。 一日,橋珠酒家一廚師回家,看見妻子正忙著將剩下的水牛奶放人鍋中燉好,望著鍋中那一碗碗的燉奶,廚師突發奇想:這水牛奶除了燉,就沒有了別的方法了嗎﹖用炒蛋的方法來炒牛奶會怎樣?於是廚師將家裏的鮮牛奶拿出在廚房裏試驗開來。經過反覆試驗終於將牛奶炒得不瀉不焦,香滑軟嫩,奶香味濃。家裏人品嘗後都連呼“好吃”,廚師爲這道菜取名爲“大良炒牛奶”。此菜在橋珠酒樓一經推出,立刻引起轟動,很多客人慕名而來,滿意而歸。 大良雙皮奶 遠近馳名的大良雙皮奶,由清朝時當地一位老太爺發明,

文档评论(0)

sunhon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