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 专题一 获取和解读信息突破 8.辅助标记析图专练 ——破解“读图析图低效高误”难题 问诊例题 对点训练 栏目索引 (2018·北京文综)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 问诊例题 √ 答案 解析 解析 C对:乙位于花岗岩与石灰岩的交界处,受岩浆高温作用影响,可能导致该处的岩石发生变质作用。 A错:甲处为花岗岩,属于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来自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 B错:图中地质作用发生的顺序:断层—上覆沉积物—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因此,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 D错:石灰岩中的溶洞是溶蚀作用形成的。 (1)问题表现:分析试题图像时仅凭大脑空想,没有有效用笔辅助。 (2)问题成因:分析图像时不善于画图或添加辅助性点线及标注。 (3)应对策略: 养成画图分析试题的好习惯;养成随手添加辅助性点线标注的好习惯。 问题透视 (2018·天津文综)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高度约415米。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答案 解析 对点训练 12 13 14 1.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 A.5:00~7:00 B.8:00~10:00 C.12:00~14:00 D.15:00~17:00 √ 解析 B对:根据地面建筑物方位关系判断“天塔”影子指向西北方向,故当地地方时未过12时(天津经度接近东经120°,可以采用北京时间);“天塔”影子较短,故接近正午时刻,B选项正确。 A错:北京时间5:00~7:00,“天塔”影子较长,而图中影子较短,不合适。 C错:北京时间12:00~14:00,“天塔”影子应指向东北方向,而图中影子指向西北方向。 D错:北京时间15:00~17:00,“天塔”影子较长,指向东北方向,而图中影子较短且指向西北方向。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2.拍摄到该照片的日期最可能介于 A.1月15日到2月15日 B.3月1日到3月30日 C.5月15日到6月15日 D.10月1日到10月30日 答案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 解析 由上题可知,拍摄照片的时间在8:00~10:00,结合图中“天塔”与影子长度的比例关系可推断出,在日期上应该是接近夏至日的影子状况,故C选项正确。 解析 下图为“北半球某大陆西岸某山地西坡各月降水量(单位:mm)随海拔分布图”。据此完成3~5题。 3.该地降水量时空分布的特点是 A.冬季多于夏季 B.随海拔升高降水量递减 C.夏季多于冬季 D.随海拔升高降水量递增 答案 解析 √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解析 读图可知,该山地同一海拔上,降水量在冬季多于夏季,而在同月份内,降水量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减少,故选A。 4.该地1~5月同一海拔上降水量变化的原因是 A.西风带逐渐北移,影响增强 B.赤道低气压带逐渐南移,影响减弱 C.信风带逐渐南移,影响减弱 D.副热带高气压带逐渐北移,影响增强 答案 解析 √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解析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山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且位于北半球大陆西岸,应为地中海气候区。1~5月份降水逐渐减少,是由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而气压带、风带相应北移,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增强,降水量减少,故选D。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5.该地山麓地带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答案 解析 解析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山地基带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相一致,因此山麓地带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故答案选C项。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 (2018·湖北八校联考)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学校附近一处山谷的等高线和夏季某日不同时刻25℃等温线图”,图中a、b为等温线,其中一条表示当地时间10点,另一条表示16点的气温分布状况。读图,回答6~7题。 答案 解析 1 3 4 5 6 7 8 9 10 11 2 12 13 14 6.导致该地当日25℃等温线不同时刻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坡向 B.纬度 C.海拔 D.气压 √ 解析 根据等高线分布可知,该地为一个南北延伸,向南敞开的山谷,且坡度均匀。结合太阳方位变化可知,甲为上午的阳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ppt
-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ppt
-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 .ppt
-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ppt
-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ppt
-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3.1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ppt
-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17.1 世界地理概况.ppt
-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17.2 世界地理分区(一).ppt
-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七章 世界地理 17.3 世界地理分区(二).ppt
-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三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3.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ppt
-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专题四 地质地貌原理 特别微专题二 内外力共同作用地貌.ppt
-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专题十二 环境、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常考点一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及解决措施.ppt
-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专题四 地质地貌原理 常考点一 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ppt
-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专题十 交通运输与资源跨区域调配 常考点一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ppt
-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专题四 地质地貌原理 常考点二 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ppt
-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专题二 大气运动原理 常考点二 大气运动.ppt
-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二部分 专题三 作答技能突破 19 陌生原理专练——破解“陌生原理和信息现学现卖”难题.ppt
-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二部分 专题三 作答技能突破 17 规范表述专练——破解“会答不得分”困惑.ppt
-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考前三个月 第二部分 专题三 作答技能突破 16 前后关联解答专练——破解“不善于用前题结论解答后题”困惑.ppt
-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A版)第1部分 经济生活 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 考点01 货币的本质 .ppt
最近下载
- 青少年趣味编程(Python)第十一节多分支选择if-elif 课后服务.pptx VIP
- 金蝶云星空+V7.6产品培训_财务_税务管理.pptx VIP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2).doc VIP
- 办公楼保洁项目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pdf VIP
- 卫生院职能部门对药物临床应用进行监测与评价,有持续改进的成效.docx VIP
- 满足顾客需求培训(ppt 39页).ppt VIP
- 22S702 室外排水设施设计与施工-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图集.pdf VIP
- 青少年趣味编程(Python)第十节 if-else条件语句 课后服务.ppt VIP
- 教学课件24 稀硝酸生产.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