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化土地有机燕麦种植技术规程-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doc

盐碱化土地有机燕麦种植技术规程-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B23/T XXXX-XXXX = 1 \* ROMAN I ICS?65.020.20 B 20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 XXXX-XXXX 盐碱化土地有机燕麦种植技术规程 2017- XX- XX发布 2017- XX -XX实施 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 给出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孔宇、关勇、王欣、李玉成、张铁强、李博、杨志超、闫晓峰、王明明、王希武。 PAGE 1 盐碱化土地有机燕麦种植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盐碱化土地燕麦(Avena sativa L.)种植的有机农艺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及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和生产档案等有机种植管理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盐碱化土地有机燕麦的种植。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404.4 粮食作物种子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9137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9630.1 有机产品 术语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与本标准。 土地盐碱化 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其中土壤含盐总量占干土重的0.3%~0.5%、7.5<PH≤8.0为轻度盐碱土,土壤含盐总量占干土重的0.5%~1%、8.0<PH≤9.0为中度盐碱土,土壤含盐总量占干土重的1%~2%、PH>9.0为强盐碱土。盐碱土的可溶性盐主要包括钠、钾、钙、镁等的硫酸盐、 \t /doc/_blank 氯化物、 \t /doc/_blank 碳酸盐和重碳酸盐,其危害程度为重碳酸盐 \t /doc/_blank 碳酸盐 \t /doc/_blank 氯化物硫酸盐。 转换期 从开始有机管理至获得有机认证之间的时间为转换期。转换期的开始时间从提交认证申请之日算起,一年生作物的转换期一般不少于24个月,新开荒的、长期撂荒的、长期按传统农业方式耕种的或有充分证据证明多年未使用禁用物质的农田,也应经过至少12个月的转换期。 产地环境 产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中的二级标准,空气质量符合GB3095中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 选地及整地 选地 按照GB/T 19630.1的要求有机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地块应集中,便于管理。首选通过有机认证及有机认证转换期的地块;次之选择经过3年以上(包括3年)休闲后允许复耕地块,或经批准的新开荒地块。地块的pH值应不超过9.0,含盐量不超过0.6%,前茬最好为豆类或者马铃薯。 整地 播种前要浅翻灭茬,整平耙细,整地时间以秋整地为宜。盐碱含量高的地块不适宜深耕翻,防止将盐土翻到地表,可以进行深松,早春需要耙地1次~2次。 施肥 有机农业施用的肥料主要是高温发酵腐熟好的农家粪肥、绿肥、秸秆堆肥等,施肥量可根据地块土质检测结果施用,每公顷可施用农家粪肥20t~35t,若土壤的盐碱化程度较重可以增施肥量的5%或75kg的腐殖酸。 选种与播种 品种选择 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成熟度一致、落粒率低、秸秆硬度高(抗倒伏)、适宜机械化收获、耐盐碱的燕麦品种。如饲用燕麦品种“甜燕1号”、“坝燕4号”,粮饲兼用品种“白燕2号”、食用品种“坝莜8号”、“白燕8号”等,不应使用转基因品种。 种子处理 选种过程中要剔除病粒、瘪粒,筛选后的种子符合GB 4404.4农作物种子标准,并选择晴朗无风天晾晒3d~5d,不应使用化学物质处理种子。 播种 4月5日~4月15日,早春土壤解冻5cm左右时,即可播种。播种密度为每公顷保苗500万株~600万株,可采用大型机械进行条播,条播行距15cm~20cm,深度3cm~5cm为宜,防止重播、漏播,下种要深浅一致,播种均匀,播后及时镇压。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 整个生育期除草2次,二叶一心期第一次中耕松土除草,宜早除、浅除。拔节前进行第2次除草,中后期要及时拔除杂草。不应使用化学除草剂。 灌溉 如遇干旱,可适时适量灌溉。灌溉水应符合GB 5084 要求。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害滋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防治方法 蚜虫防治 通过调整播期的方式来防治蚜虫;或用0.5m2黄色黏板来诱捕(在黄色塑料板上涂黏虫胶、凡士林,或贴上双面胶纸,架在高出地面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