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 CRD法在铁路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宁 文 国
摘 要:以宜万铁路赵家岭隧道为例,介绍了大断面铁路隧道在破碎岩体中的施工工法——CRD法。实践表 明:CRD法
适用于岩体破碎,围岩等级低的大断面隧道施工,施工进度快,施工安全度高,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铁路隧道 ,CRD法 ,施工,支护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开展,铁路建设开始向西部 、 单孑L跨度,达到 17.4m之多,开挖高度达到 13.5m。该隧道设计
西南部地区地形多变、地质条件复杂的艰、险、难山岭挺进。随着 为Ⅲ级围岩,岩层整体为单斜层状碎裂结构,岩体上有明显的褶
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挑战,给施工带来了种种困难 ,也给施 皱现象。隧道位于地下水的垂直渗流带,局部岩溶较发育,雨季
工工法的改进与试验提供了条件。CRD法就是随着工程建设经 施工大气降水会在岩溶洼地汇集,通过沟谷以岩溶裂隙水排泄至
验的丰富而更加完善的施工工法之一。CRD法又名 “交叉中隔壁 隧道内,出现小涌水。为保证施工安全,经过与传统的一些施工
工法”,它以地层预加固预处理为前提,以挂网锚喷及拱架支护为 工法对 比,在施工过程中采用CRD法施工。
基础,充分发挥围岩本身的支撑能力,并使之与支护体系形成共 2 CRD法施工技术
同的受力体系来承担外部荷载,同时它又以监控量测为手段来指
2.1 工法特点
导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1)本工法适用于围岩级别Ⅳ级~Ⅵ级浅埋双线或多线大跨
1 工程概况 隧道。2)施工时采用分步开挖、分步支护的技术,在各工作面处
宜万铁路车溪站受地形条件的影响,只能将车站设置在赵家 及时封闭成环,减少周壁岩体的暴露时间,防止围岩的进一步风
岭隧道之中,因此,隧道内在四线双联拱变断面为三线大跨度隧 化,充分利用围岩的自稳能力,使之与初期支护体系形成 良好的
道的那一段,隧道单洞跨度远远超出了以往铁路建设中所设计的 受力稳定结构。3)上半断面的前方导坑能够起到超前地质预报
的作用,确保能在遇到不 良地质时,提前采取应对措施。4)采用 c.量测仪器。采用 JSS30型数显收敛仪进行周边位移观测,
监控量测信息技术,使隧道施工时刻处于受控状态,安全可靠。 读数精度为0.01mm;地表下沉和拱顶下沉采用DS32水准仪 、塔
5)四个作业面可以平行施工,不相互干扰 ,确保施工进度。 尺 、30nl刚尺,精度为 1mm。
2.2 施工工艺 d.测点埋设及初测时间。测点的埋设在每次出完碴后尽快
2.2.1 工艺原理 进行,埋设在距工作面2nl范围内。在开挖 12h内取得初读数,
CRD法施工以新奥法的基本原理为依据 ,以 “短开挖、弱爆 最迟不得大于24h,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
破、快封闭、早成环、强支护、勤量测”为指导。根据围岩地质情况
以及风水管路的布置 ,首先开挖上半断面的左侧并支立拱架和中
隔壁钢架,喷射混凝土封闭,并施作临时仰拱,然后开挖上半断面
右侧,待上半断面施工到一定里程后,再施工下半断面的左侧 ,然
后开挖右侧。每个开挖作业面必须坚持光面爆破施工并及时支
护,迅速封闭成环,防止围岩的进一步风化,使钢架支撑和锚喷混
凝土等初期支护与围岩共同组成承荷系统,共同变形和承荷,充
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
2.2.2 施工工序 图2 围岩监控量测测点布置
施工工序见图 1,先后顺序按序号①~⑩进行。
3)数据分析及作用。
l『J/ a.评价围岩稳定性及采取施工、加固措施。由于整个隧道大
部分处于浅埋地段 ,根据围岩收敛情况判断围岩稳定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论某大桥加固工程实践.pdf
- (1-φ125)圆管涵cfg桩施工工艺施工方案.doc
- 浅论桥梁施工后张法预制箱梁的张拉控制.pdf
- 浅论水泥标准试验中的常见问题.pdf
- (分开申)-a匝道路基试验成果表.doc
- 浅论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结构的施工.pdf
- (分开申)分项现场管理人员表.doc
- 浅论道路工程中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pdf
- (勘察单位)竣工验收质量检查报告.doc
- (右侧)上挡施工技术方案.doc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