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鼎”是古代贵族烹饪祭祀用的器具,一般为圆形,多为三足两耳,也有四足两耳。西周时,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公羊传》何休注云:“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你知道哪些与鼎有关的成语呢? 一言九鼎、人声鼎沸、三足鼎立、问鼎中原、大名鼎鼎、革故鼎新等 到公元前3000年时,人们知道在铜里面加入少量其他金属,可以冶炼出更为经久耐用的合金。最后,他们发现,在冶铜时掺进一些锡,效果最理想,由此产生的青铜明显的胜过石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青铜的优点:①更坚硬;②更耐用;③可塑性好…… 金(铜)有六齐: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周礼·考工记》 铜84.77% 锡11.64% 铅2.79% 4.制作工艺 一、青铜器 泥范铸造法 雄伟端庄的司母戊鼎 造型精美的四羊方尊 4.制作工艺 一、青铜器 司母戊鼎制作想象图 夏商西周为什么能够集中如此大规模的人力、物力、财力从事青铜器的铸造? 经济实力强盛等 4.制作工艺 一、青铜器 广泛 繁多 普遍 高超 宏大 严密 细致 一、青铜器 利簋(guǐ)及铭文 毛公鼎及铭文 金文 一、青铜器 甲骨文:中国 时期刻写在 和 上的文字。 龟甲 兽骨 龟甲 兽骨 商周 1.概念含义 二、甲骨文 王懿荣是发现、收集和研究甲骨文第一人,国际上把他发现“龙骨”刻辞的1899年作为甲骨文研究的起始年。 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一片甲骨惊世界,蕞尔一邑震寰宇。 ——郭沫若 龟甲 兽骨 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甲骨文中的十二生肖 2.造字方法 二、甲骨文 生肖游戏 破译甲骨文 破译甲骨文 破译甲骨文 人教网-初中历史-同步教学 人教网-初中历史-同步教学 人教网-初中历史-同步教学 * * * * * * * 元谋人、北京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 打制石器 河姆渡人、半坡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 磨制石器 石器时代 夏商西周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呢? 青铜器 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产用具的文化发展阶段。当时的青铜器已经渗透到农业,畜牧业,商业之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将这一时代称为青铜时代。它介于“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 。 青铜文明:在青铜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称作青铜文明。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毛 公 鼎 四羊方尊 司母戊鼎 青铜器发展的过程: 出现—— 发展—— 成熟和鼎盛—— 原始社会末期 夏朝(出现中国最早的礼器鼎) 商周 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铜镜 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夏商周青铜文明 一、青铜器 1、青铜器的分布范围 甘肃、青海、四川、陕西、河南、山西、山东、辽宁、安徽等地 1.33米 1.10米 6厘米 总重量达832.84公斤 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特点一:规模大 当时,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这体现了青铜制造怎样的特点? 司母戊鼎 2、青铜器的特点 我国现存商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四羊方尊 52.4厘米 58.3厘米 总重量达34.5公斤 “尊”是一种盛酒的用于祭祀的礼器, 四羊方尊,商晚期偏早器。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 特点二:工艺精美 蕉叶形 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酒 器 乐器 食器 兵 器 农具 特点三:品种繁多 青铜立人像 青铜神树 铜人头像 青铜纵目面具 独特的三星堆文化 特点四:造型独特 祭祀 烹饪 饮酒 盛水 作战 演奏 农具、货币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祭祀 祭祀 祭祀 祭祀 祭祀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3.功能用途 一、青铜器 列鼎列簋(guǐ)制度反映出当时社会怎样的政治特点? 社会有严格的等级界限 周代列鼎列簋制度一览表 3.功能用途 一、青铜器 人教网-初中历史-同步教学 人教网-初中历史-同步教学 人教网-初中历史-同步教学 * * *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