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3
教学案例设计
教学案例编号
J52
教学案例名称
NHD法脱碳工艺操作与控制
企业生产案例编号
Q21
企业生产案例名称
NHD脱碳溶液变色
教学案例背景
某石化企业合成氨项目,采用NHD脱碳,该单元采用的是二级闪蒸NHD脱碳技术。自2005年投产至2010年5月期间,NHD脱碳溶液由透明的淡黄色到浅棕色、棕色、深棕色,直至呈现黑色,同时伴有恶臭味道,黑色粘稠物质部分沉积在相对静止的部位,如脱碳板式换热器的流道、塔底和碳钢填料等处,最终导致脱碳板式换热器流道堵塞,系统阻力升高,严重影响了生产负荷。
案例问题
1.NHD脱碳的原理是什么?
2.NHD脱碳过程中如何控制工艺参数?
3.二级闪蒸NHD脱碳的工艺流程是怎样的?
教学案例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了解NHD的物理性质;
2.掌握NHD脱碳的原理;
3.掌握 NHD脱碳过程中如何控制工艺参数;
4.了解NHD脱碳二级闪蒸工艺流程。
1.能够对NHD脱碳过程中工艺参数进行调节,保工艺正常运转;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不正常工况进行分析和调整。
爱岗敬业,注重细节,会学以致用,有团队工作精神,确保安全生产。
教学流程
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总结各组交叉找寻缺陷点讨论案例问题答案分组设计缺陷点案例知识点讲解案例问题分析讨论提出案例问题过程剖析案例解读
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总结
各组交叉找寻缺陷点
讨论案例问题答案
分组设计缺陷点
案例知识点讲解
案例问题分析讨论
提出案例问题
过程剖析
案例解读
NHD法脱碳工艺操作与控制相关知识
一、NHD物理性质
该溶剂本身无毒,对碳钢等金属无腐蚀性,并且不起泡,吸收CO2、H2S、COS等酸性气体的吸收能力强
NHD溶剂吸收CO2和H2S的能力优于国外的聚乙二醇二甲醚溶剂,而且价格较为便宜。这种净化技术已渐趋成熟,设备已全部国产化,目前正在国内推广应用。
二、NHD脱碳的基本原理
聚乙二醇二甲醚溶剂的分子结构式为CH3-O-(C2H4O)n-CH3,该溶剂是n=2~9的混合物,分子量在250~280之间。
CO2、H2S、COS、CH3SH在聚乙二醇二甲醚中的溶解度都较大,所以用脱除CO2时,可同时吸收原料气中的H2S、CO2、CH2SH,达到同时脱除的目的。
聚乙二醇二甲醚溶剂吸收CO2之后的饱和溶液通常采用减压加热和汽提的方法。
三、NHD脱碳工艺参数的控制(详见NHD脱碳工艺ppt)
(一)压力
吸收压力:较高操作压力对脱碳有利。工业上一般选择:1.6~7.0MPa。
再生压力:脱碳后的富液采用分级减压再生的方法。高压闪蒸压力控制在0.8~l.0MPa,有利于氢氮气的回收。低压闪蒸压力控制在0.03~0.05MPa,使解吸出的CO2含量达98%,作为合成尿素的原料。
温度
吸收温度:当CO2分压一定时,随着吸收温度的降低,CO2在聚乙二醇二甲醚中的平衡溶解度增大。工业生产中变换气温度为6~8℃,聚乙二醇二甲醚溶剂的温度一般控制在-5~-2℃。
(三)气液比
吸收的气液比是指单位时间内进吸收塔的原料气体积(标准状态)与进塔溶剂的体积之比。
当处理原料气一定时,气液比增大,所需的溶剂量减少,输送溶剂的能耗就会降低。气液比增大,净化气中CO2的含量就会增大,净化气质量差。生产中根据净化气质量的要求来调节适宜的吸收气液比。
汽提的气液比是指汽提单位溶剂所需惰性气体的体积。
气液比越大,气体的净化度越高。但气液比过大,则风机的能耗增大,随汽提气带走的溶剂损失增大。
工业生产上一般控制汽提气液比在6~15之间。
四、NHD脱碳二级闪蒸工艺流程;(详见NHD脱碳工艺ppt)
图一 NHD脱碳工艺流程
1-气一气换热器;2-气水分离器;3-脱碳塔;4-脱碳气液分离器;5-水力透平;
6-高压闪蒸槽;7-低压闪蒸槽;8-再生塔;9-富液泵;10-贫液泵;11-CO2气液分离器;
12-空气水分离器;13-空气冷却器;14-空气鼓风机;15-氨冷凝器
五、NHD吸收法脱碳生产操作。(详见word文档NHD吸收法脱碳生产操作)
(一)原始操作
1.检查;2.贫气置换及充压;3.建立溶液循环 ;4.开车
(二)正常操作
1.气液比的控制 ;2.脱碳液中水含量的控制
(三)停车操作
1.停车前检查 ; 2.切气 ;3.系统卸压及退液 ;4.贫气置换 ;5.空气置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VIP
- 解读《GB_T 23850-2024工业高氯酸钠》全面解读.docx VIP
- 总经理股东会汇报.docx
- 2025-2030中国二甲基氨基丙胺(DMAPA)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 上海市浦东新区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附属高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答案.docx VIP
- 点石斋画报.12集.24册.申报馆编印.1884-1889年.pdf VIP
- 印学话西泠 教学课件.pptx VIP
- 慢性呼吸疾病肺康复护理专家共识.pptx
- 七年级数学上册动点问题练习.docx VIP
- GB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