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习目标 1.了解中国自然资源的概况,中国各种资源的基本情况。 2.知道中国资源的空间分布,培养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 3.让学生知道中国即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的基本国情。 复习指导 1.自然资源的概念是什么?有什么特征? 2.土地资源的国情怎样?有哪些利用类型? 各存在哪些问题? 3.水资源的分布有哪些特点?如何解决水资源不足? 4.海洋资源有哪些?如何保护“蓝色国土”? 知识点一: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3.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 A.垃圾分类放置、分类回收 B.经常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C.洗碗时尽量多用洗涤剂 D.过节时给朋友寄送很多的贺卡 4.将新疆塔里木盆地丰富的能源通过管道输送到东部地区的重点工程是( ) A、西气东输 B、青藏铁路 C、西电东送 D、南水北调 5.请把下列能源生产基地与其所在省区搭配正确的一组选出来( ) A.大庆油田——吉林省 B.大同煤矿——河南省 C.克拉玛依油田——新疆 D.胜利油田——浙江省 6.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的原因是 ( ) A.纬度低 B.海拔低,大气稠密 C.多阴雨天气 D.白昼短 6.读图“我国土地利用构成图”,判断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小的是( ) A.牧草地 B.林地 C.耕地 D.未利用土地 知识点三:水资源 8. 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短缺问题最有可能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森林资源 9. 为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紧张,我国正在建设的大型工程是( ) A.抽取地下水工程 B.海水淡化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污水处理工程 10.目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人为原因是( ) A.用水量增加,污染严重 B.全球降水不断减少 C.全球降水分布不平衡 D.全球各地的降水季节变化大 14.读我国南北方地区耕地、水资源和人口对比图,回答下列问题。(1)试比较我国耕地、水资源南北分布的差异。 。 (2)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地区匹配是否合理 。北方在农业发展中会遇到 问题。(3)由右图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南、北方地区人地矛盾更为突出的是 地区。 中国的海洋资源 生物资源 (1)有利条件. (2)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乌贼 (3)四大渔场:黄渤海、舟山(最大)、南海沿岸和北部湾 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和滨海砂矿 化学资源:海盐、镁、溴、碘等 四大盐场:长芦(最大)、淮北、布袋和莺歌海 保护“蓝色国土”—— 存在问题: (1)海洋灾害频繁。如灾害性海浪、海冰、赤潮、海啸和风暴潮 (2)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80%来自陆地。石油污染。 (3)近海渔业资源枯竭。 知识点三:中国的海洋资源 (2)赤潮是哪种环境污染的标志( ) A.大气污染 B.壤污染 C.水体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 (3)我国近海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急剧增加,主要因为( ) ①我们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加剧 ②我国陆地排污占海洋总污染量的80% ③海洋生物的适应能力较差 ④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是产生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下列现象中与赤潮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全球变暖 B.鱼虾大量死亡 C.海平面上升 D.潮汐现象 * 复习课件 中国的自然资源 何美英 1.漫画“手下留情”:筷子一次性,树木难安宁,劝君手留情,护绿记心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B.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保护森林资源,爱护人类家园 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浙能集团甘肃有限公司新能源项目招聘2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DB21∕T 3722.7-2025 高标准农田建设指南 第7部分:高标准农田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范.docx VIP
- 偏差的公式:相对平均偏差(RAD)相对偏差(RD)标准偏差(SD).docx VIP
- 微创手术器械的检查与保养.pptx VIP
- 附着式抱杆组塔施工方案(外抱杆).doc VIP
- 陕22N1 供暖工程 替代陕09N1.docx
- 3.4.3 护理安全管理(二-1).doc VIP
- 《新方略》高考加油包(冲刺背诵版)(1)(1).docx VIP
- 《GBT1873-1995-磷矿石和磷精矿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重量法和容量法》.pdf
- 人工智能提高英语学习效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