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第 PAGE 29頁
19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第 PAGE 28頁
19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照片彩色重現
19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法國巴黎索本大學的李普曼(Gabriel Lippmann,1845?1921),以表彰他基於干涉現象用照片重現彩色的方法所作的貢獻。
李普曼1845年8月16日生於盧森堡的霍勒利希(Hollerich),雙親是法國人,後來他的家遷到巴黎,他在家裏接受了早期教育。l858年他進入拿破崙中學,十年後進入綜合師範大學。他的學業並不很好,因為他只注重學習他感興趣的科目,不重視他不喜歡的課程,因此沒有通過取得教師資格的考試。1873年,他被任命為政府的科學使節,到德國學習科學教育方法。在海德堡曾隨庫因(Kuhne)和基爾霍夫(Kirchhoff)一起工作,在柏林曾和赫姆霍茲一起工作。
1878年,李普曼加入了巴黎理學院,1883年被任命為數學物理教授。三年後,他繼承雅明(Jamin)成為實驗物理學教授,並被任命為研究實驗室主任。該實驗室後來遷到索邦(Sorbonne),他逝世前一直擔任這一職務。
李普曼的研究具有獨創精神,他對物理學的許多分支作出了很多有價值的貢獻,尤其是在電學、熱力學、光學和光化學等方面。在海德堡大學,他研究了電現象和毛細現象之間的關係,發明了極靈敏的毛細靜電計以及其他一些儀器。
1886年,李普曼建立了關於照片再現彩色的一般理論,但他提出的這種方法實際做起來困難很大。經過數年耐心而且靈巧的實驗,他終於在1891年向法國科學院報告了彩色照相的過程。儘管因為膠片各部分靈敏度不盡相同而使照片產生一些缺點,他還是在兩年後又一次向法國科學院送交照片,這一次照片完美地再現了顏色,這些照片是A.盧米爾(A. Lumiere)和L.盧米爾拍攝的。1894年,李普曼發表了有關彩色照相的完整理論。
l895年,李普曼從事用照相記錄方法消除時間測量中人的觀察誤差,研究了鐘擺的不規則性及其消除方法。他設計了一種方法來比較兩個週期近似相等的擺的振動次數。他發明的定天鏡為天文學作了貢獻,這種裝置可以跟蹤某個恆星和它周圍的恆星,從而可以拍攝下它們的照片。他還作過許多工程設施,校準標準儀器,對物理學的許多分支都作出了貢獻。
在李普曼簡短的諾貝爾獎領獎演說詞中,他這樣介紹他的彩色照相法:
“在玻璃板上塗以一層光敏物質,塗層要均勻而且沒有條紋,然後把它放在裝有水銀的容器裏,讓水銀與光敏物質接觸。經過一段時間,在光敏層上就形成了銀鏡面,於是就製成了照相底片。底片在曝光後,用普通方法顯影。乾燥後,就看到了彩色,然後再進行定影。
這一結果是由於感光層中發生了干涉現象。在曝光過程中,入射光和底片鏡面反射的光發生干涉,在乳膠的整個厚度上形成間隔為半個波長的干涉條紋。這些條紋通過照相法記錄在膠片上,留下了投射光線的特性。當用白光照射觀察底片時,由於選擇反射的原因,顏色就顯現出來了。底片上每一點只向眼睛發送原來照射的顏色,其它顏色都被干涉破壞了。於是眼睛看到的正是原來的那些顏色。這種選擇反射現象跟肥皂泡和珍珠母的情況是一樣的,是在珍珠母或肥皂泡之類的無色物質上記下了色彩。”
由於李普曼的方法比較費時,而且產生的色彩不飽和,所以他的方法後來就被根據吸附原理的三色照相法取代了,所謂三色照相法是早在1861年由馬克士威提出的。
1921年,李普曼在訪問北美的返回途中,於1月13日在海上逝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