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观课报告.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可能性》观课报告

《可能性》观课报告 白岩镇双坑小学蔡清银 通过听了胡玲老师的《可能性》,我选择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为自己的观察视角,现将自己的观课情况总结如下: 一、观察点选点说明 我选择的观察视角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此基础上,分为以下几个观察维度: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课堂气氛营造、师生双边活动、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学习方式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处理。通过这几个维度的观察与诊断,旨在正确认识、了解教学中课程开发、师生的双边关系的处理,课堂教与学的关系。 二、观察结果分析:(总体评价、主要优点、教学建议) (一)总体评价: ?让学生经历探究可能性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可能”、“不可能”、“一定”的定义,愤青这三者的不同。使学生会用这三个词来描述事物的可能性,在生活、学习中广泛应用。 (二)主要优点: 1.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胡玲老师能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创造性地利用游戏、黑板、实物、多媒体课件,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学生观察、模仿、尝试、体验欢欣愉悦的教学环境,使数学学习更好地体现生活性和思维能力。所利用的教学资源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学科认知发展水平,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教学资源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语言真实。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2.课堂气氛营造 ?胡老师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在教学中,能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保持了高度的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感受;关注个体差异,能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充分挖掘学生的不同潜能,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空间。 3.师生双边活动 在教学中,胡老师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采用直接讲解、间接渗透、学生游戏的学习方式,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应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堂上,主要是通过学生最感兴趣的游戏活动来进行,学生既没有压力又能学到知识。 ?4.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 在教学中,胡老师较好地处理好了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数学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活动不仅限于课堂,还延伸到课堂之外。活动设计有利于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联系,促进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素质的综合发展。? 5.学习方式与方法(游戏中探究学习) 胡老师以游戏的教学方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好似在玩,但已经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6.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处理 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可能性。在教学中胡老师先游戏导入,学生被“猜礼物”“猜橡皮擦”两个游戏深深吸引,从而是学生有往下学的兴趣,接着大屏幕出示课本第44页的情景主题图,讲解“可能”、“不可能”、“一定”的定义,接着通过游戏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这三个词的定义,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有用,要用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建议: ????教学进程中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探索、去获取知识。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在探究算法中使每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学习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 ??总之,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参与、去体验,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理解、吸收、内化、思考等过程进行知识建构,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理解,在理解中提升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