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医古文:词义.ppt

  1.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㈥ 错综 错综,是对上下文的名称、语序加以变换或交错使用的修辞手法。错是交错的意思。 分为错名和错序两类。 ㈥ 错综 1.错名。就是变换上下文名称。也称两名错举,即上下文当用却不用属于同一范畴的两个名称,而是上文或下文换用属于另一范畴的同义名称,从而使上下文所用名称分属两个不同范畴。例如:    食谷欲吐,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阳明属中焦,不说“中焦”却说“阳明”,“阳明”与下文的“上焦”构成错名。 ㈥ 错综 例如: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张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251条) “无太阳柴胡证”意为没有太阳少阳证,即谓有阳明证。“柴胡”并非指药名,而是指小柴胡汤,又由于小柴胡汤是少阳病证的主方,所以这里用以指少阳。上文说“太阳”,下文一般应讲“少阳”,却有意写作“柴胡”,从而与“太阳”错名。这是据上文的“太阳”而推知下文的“柴胡”当为“少阳”。 ㈥ 错综 2.错序。就是交错上下文的语序。即把前后词语的顺序故意安排得参差不一,以见文法之多变,语势之矫健。例如: 刺针必肃,刺肿摇针,经刺勿摇。此刺之道也。(《素问·诊要经终论》) 上文言“刺肿”,是述宾词组,可知下文的“经刺”不当是“经过针刺”之意,而应为“刺经”,也是述宾词组。这是据上文而推知下文。 (肃:速也) ㈥ 错综 例如: 正月阳气出在上而阴气盛,阳未得自次也,故肿腰脽痛。(《素问·脉解》) 后例下文言“脽痛”,是主谓词组,可知上文的“肿腰”应义为“腰肿”,也是主谓词组。这是据下文而推知上文。 脽(shuí):臀部。次:通“恣”(zī) 。句意:正月阳气升发到上面,而阴寒之气还盛,阳气不能畅达,所以腰脽部疼痛。 ㈥ 错综 补充:我们以后学习时,会经常发现古代医书中对诊脉部位寸脉、尺脉有很多错名现象。比如: 从上下论,则寸为上,尺为下; 依前后说,则寸居前,尺居后; 按头尾讲,则寸是头,尺是尾; 据阴阳分,则寸属阳,尺属阴。 此外,寸脉又可称为脉口。 例: 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脉经·脉形状指下秘决》) “头”、“尾”分别指寸脉、尺脉,同上文的“关”错名。 其脉阳微关尺小紧。(《脉经·平带下绝产无子亡血居经证》) “阳”指寸脉,同下文的“关”、“尺”错名。 脉口热而尺寒。(《甲乙经·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中)》) “脉口”即寸脉,与下文的“尺”错名。 ㈦ 分承 古人撰文有时采用句意分别承受的方法。下文数语分别承受上文数语,组成几套平行的结构,表示几组平行的意义。在表达效果上,往往既可避文句板滞之弊,又能收言简意赅之效。 其特点是:在一个句法结构中,至少有两个并列的词组或分句。从表达的形式来看,构成各个词组或分句的起相同语法作用的词语组合在一起,呈现结构承接交叉的格式;就表达的内容来说,每一词组或分句的构成成分自行搭配,呈现文意承接交叉的现象。 分为顺承和错承两种。 ㈦ 分承 1.顺承。就是依次承受,即3承1、4承2。例如: 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华佗传》) “聪”承“耳”,“明”承“目”, “完”承“齿” ,“坚”承“牙”。 若不精通于医道,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晋·皇甫谧《甲乙经·序》) 下文“君父危困”承上文“忠孝之心”,“赤子涂地”承“仁慈之性”。(赤子:婴儿→子民百姓。涂地:犹涂炭) ㈦ 分承 2.错承。就是交错承受,即3承2、4承1。例如: 补水所以制火,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本草纲目〉六则》) “火降则热除”承“补水所以制火”。“木平则风息”承“益金所以平木”。 粗工之治病,或治其虚,或治其实,有时而幸中,有时而不中。(《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 此例为攻下学派代表人物张从正所言,联系其学术主张,宜是治虚则不中,治实则幸中。即:或治其虚,有时而不中;或治其实,有时而幸中。此类交错承受称为错承。 ㈧ 举隅 举隅,指举一义或局部之义而兼见他义的修辞手法。 举隅,又称隅反、举一反三。语出《论语·述而》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与句意有关的举隅有2类:举此见彼、举偏赅全。 ㈧ 举隅 1.举此见彼。即举此一义而见彼相关之义。例如: 穷其病矣,外病疗内,上病救下。(褚澄《褚氏遗书·除疾》) “外病疗内”,可见内病也可疗外,据“上病救下”,得知下病也可救上。《素问·五常政大论》有“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可证。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张机《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 既说“(按之)痛者为实,可下之”,那么“按之不痛为虚”,自然是不可下之。举此“可下之”,见彼“不可下之”。 ㈧ 举隅 2.举偏赅全。即举局部之义而概括全体之义。例如: 五味或爽,时昧甘辛之节;六气斯沴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