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对策研究-赫拉0592.doc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对策研究-赫拉059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档下载 免费文档下载 /    本文档下载自文档下载网,内容可能不完整,您可以点击以下网址继续阅读或下载: /b-cdda47672af90242a995e51a.html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对策研究_文春波_赵媛_韩琳_刘霞 2014年第9期总第227期 经济研究导刊 ,2014SerialNo.227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对策研究 赵媛2,韩文春波1, 琳1,刘 霞3 (1.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郑州450052;2.河南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郑州451450; 3.滑县环境保护局,河南滑县456400) 摘要:按地域和操作对象、联接方式概括出中国农业循环经济近年来发展的模式。今后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可推广减量化生产模式、再利用运作模式、再循环链接模式,提升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从农业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创新、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农业循环经济制度创新等三个方面促进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对策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022-04 其次,按照操作对象和联接方式进行模式划分。一是农林复合型模式。该模式是指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上,人为地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与栽培作物和动物,在空间上进行合理组合的土地利用和技术系统的综合。二是农牧渔综合种养型模式。该模式将相应的人工养殖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有机地匹配组合起来,形成一个良性的减耗型食物链生产工艺体系。三是以沼气为纽带资源利用型模式。主要有“沼气池—猪舍—鱼塘”、“沼气池—牛舍—果园”、“沼气池—禽舍—日光温室”等“三结合”模式。还有“沼气池—猪禽舍—厕所—日光温室”或“沼气池—果园—鱼塘—大田种植”等“四结合”模式。四是农业生态恢复型模式。该模式有土壤改造、植被的恢复与重建、防治土地退化、小流域综合整治、土地复垦等。五是农村庭院型模式。该模式是把种植、养殖、加工、住宅建筑、园林化等多业的有机结合上,形成不同循环型的村镇庭院生态系统。六是畜禽粪便利用型模式。该模式将畜禽粪便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变成资源化,在种植、养殖等之间进行循环利用。七是农作物秸秆利用型模式。该模式是实现秸秆资源化,消解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业经济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长期以来,:///b-cdda47672af90242a995e51a.htmlar 的道路,如何寻找一种新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其必然选择。 一、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农业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农业资源—农产品—再式, 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当前,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理论上还不成熟。尽管学者们对于农业循环经济概念的表述不一致,但是基本内涵基本相同,即农业循环经济是把循环经济理念运用于农业经济发展系统中,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物资的投入量和废物的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其基本内涵包括五个方面:生态化农业、科技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精确化农业、循环化农业。 中国各地在实际生产中,发展了各式各样的农业循环经济方式,总结起来可概括如下: 首先,按地域进行模式划分。一是在南方以基塘复合模式为代表的种养殖业的复合系统。包括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桑基塘系统、蔗基塘系统、果基鱼塘系统和南方水网地区的稻鸭鱼系统。二是中西部地区以沼气为纽带系统模式。包括北方寒带地区的由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组合的四位一体的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系统模式。西北贫水地区以沼气池、果园、暖圈、蓄水窖和看营房组合的贫水地区“五配套”系统模式。以及普遍适用的林、草结合的“猪—沼—果”系统模式。三是以农区农业产业化模式形成的“市场+公司+科技园+基地+农户”的系统模式。 收稿日期:2014-01-19 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 今后应在各地探索的基础上,中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进一步提升循环经济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实现更高水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可概况为减量化生产模式、再利用运作模式、再循环链接模式。 (一)减量化生产模式 减量化是指为了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而在农业生产全程乃至农产品生命周期(如从田头到餐桌)中减 基金项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循环经济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2011年)”课题资助作者简介:文春波(1978-),男/b-cdda47672af90242a995e51a.html,河南新乡人,副研究员,硕士,从事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22— 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农用能源和少稀缺或不可再生资源、 其他化工类农用资料,或使用新型生产资料和技术来代替常规生产资料和技术。中国以推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