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与抒情——隋唐书法.pptVIP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封建时代,士人们十年寒窗,一朝春风得意,步入仕途,当然指望步步高升,出将入相,位极人臣,而至关重要的则是能否得到皇帝的赏识与宠信。有唐诸帝大多爱好和擅长书法,因而善书者就可以凭其书艺得到皇帝的重用。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之于太宗,柳公权之于穆宗、文宗,都是如此。唐诸帝又多选取善书名家任为侍书学士,陪侍左右,以资顾问。而唐代书画名家位至宰相者也大有人在,著名者如褚遂良、阎立本、薛樱、钟绍京、王方庆、张九龄、李林甫、韩混、李德裕等,略一翻检两《唐书》,不难发现,唐代宰臣十有八九皆善书,推而广之,各级官员,乃至士庶人等亦多善书,难怪后人慨叹:唐人莫不善书! 此后,书法一直在中国文化中拥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历代知识分子视书法为学问人生之基础,甚至以之作为人格之象征。 2.欧阳询、虞世南对书法史的贡献 欧阳询、虞世南在隋朝即以书法著名,入唐时六十四五岁。此时他们的书风当己定型,故有人以他们为隋代书家。但是,他们对中国书法史发展演变的影响主要在唐朝,故应视作唐代书家。 欧阳询生平趣事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由陈、隋入唐的著名书法家。他的祖父是陈朝的大司空.父亲欧阳纥是陈朝的广州刺史,父亲因其父的事被杀。欧阳询就被父亲的好朋友收养。欧阳询长相虽很丑陋.但勤奋好学.颇有时名。隋时官至太常博十. 隋时官至太常博十.他与唐高祖李渊是好朋友.李渊登基后.官至给事中。唐太宗时历任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官至太子率更令.故世常称之为“欧阳率更”。他博通经史.尤精二史。武德七年( 624)奉命撰《艺文类聚》一百卷。其书法各体皆精.尤以楷书最工。 欧阳询对书法爱好成癖。传说他在一次外出途中.偶尔看见路边杂草丛中有一石碑.便下马观看.发写的一块碑石.欧阳询非常喜欢.端详了许久.可是站的时间太久.感到腰酸腿痛.便转身骑马离去.走了不远.又策马回来.继续观看.迟迟不愿离去.最后干脆用毛毯铺地.在碑前观看了三天三夜。细心琢磨领会碑文书法的风采和神韵。这个传说虽然说有些夸张.但我们由此可看出欧阳询对书法追求的痴情之心。欧阳询对后世影响很大.至今不衰。 欧阳询作品 他的传世书迹主要有楷碑《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塔碑》,隶碑《房彦谦碑》,行书墨迹《仲尼梦奠帖》、《千字文》、《卜商读书帖》、《张翰思鲈帖》等。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唐贞观六年(公兀632年)四月立. 九成宫即隋之仁寿宫原为隋文帝杨坚的避暑行宫.依山而建.豪华壮观。杨坚在此宫内为其子杨广所杀。隋亡后.唐太宗下令复修.因山有九重,改隋“仁寿宫”为“九成宫”。其宏伟壮丽为唐代离宫之首.但宫内缺水. 贞观二年,唐太宗在宫中游玩,见一块地方潮湿.遂以杖导地.得水.因名醴泉。命欧阳询书写立碑。 此碑高7. 4尺.宽3. 6尺.楷书。一十四行.每行五十字。为欧阳询七十六岁的应诏之作.写时精神高度集中.用笔、结构、章法.无一纰漏。堪称人书俱老.炉火纯青.高华浑穆.气象万千。 此碑在欧体碑刻中.字体较大.写得劲拔险峻.有晋魏风韵.开唐人之先。被推为正书第一,是楷书中登峰造极之作。 《九成宫醴泉铭》 虞世南生平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会稽余姚人。自小笃志勤勉,曾与其兄虞世基一同师从当时的著名学者、擅长文字学和书法的顾野王。在其年幼时曾以王羲之的后代智永为师,得王氏衣钵之传承。 仕隋为秘书郎,入唐后,深受唐太宗的信任,曾被称赞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并历任秦府将军、弘文馆学士。他曾奉命写《列女传》以装屏风,并因书《孔子庙堂碑》得太宗赏赐王羲之曾佩戴的“右将军会稽内史”黄银印。 虞世南书法风格 人对他的书法评价为姿荣秀出,韵度不凡,清朗潇洒如玉树临风,且气力内沉,圆穆凝重。 当时虞世南和欧阳询都以书法著称于世,难分伯仲,后人以两家在运笔之轻重缓急上的差异为两种相互对立的风格,并以虞世南为南派,欧阳询为北派。在谈到这两家风格的比较时,张怀瓘在《书断》卷中的《妙品》中评价道:“欧若猛将深入,时或不利。虞若行人妙选,罕有失辞。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荣秀出,韵度不凡,清朗潇洒如玉树临风,且气力内沉,圆穆凝重。 欧阳询、虞世南的楷书的意义 欧阳询、虞世南的楷书,向人们展示了成熟的楷书字体,表明了中国文字字体演变史的结束。 汉字字体的成熟,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楷书的点画形式比其他任何字体都更为丰富,每种点画都有一定的书写方法。 2.每字独立,有相应的音、义,各字之间的区别明确。 3.字形大致为正方,大小接近,有一定结构规律。 4、每个字的笔画数确定,有一定的、较为合理的书写顺序。 5.汉字总数达到一定数量,已完全能够满足日常的应用。 汉字楷书字体成熟后

文档评论(0)

优美的文学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优美的文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