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亲缘关系
摘要:高句丽族是我国东北的一个古老少数民族,长期生活于我东北鸭绿江流域,公元前37年建国,公元312年势力抵达今天朝鲜半岛的大同江流域,公元668年灭亡。本文主要从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历史沿革,高句丽的族源,高句丽政权的建立及与中原王朝的外交关系,高句丽灭亡后高句丽的流向,四个方面来论证高句丽族是我国东北古老的少数民族,其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方政权。
关键词:高句丽,高句丽族源,高句丽政权,高句丽族人的流向
(一)
在高句丽政权的归属方面,大体存在两种观点:一是有人认为高句丽政权是中古代的一个地方政权,一是有人认为高句丽是朝鲜的一个地方政权。上述两种不同的观点是目前研究高句丽问题经常遇到的问题,不同学者持不同的看法。但是,在研究高句丽的有关民族问题时,首先应该明确在高句丽政权建立之前我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某些历史地理情况。其具体内容如下:
1.东北地区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
自有文字时起,东北作为一个地区就已载入典籍。最早把东北载入典籍,当推《尚书·禹贡》,把远古中国划分″九州″,其中″冀州″,已涵盖今辽宁省西部地区;″青州″则把今辽宁南部主要是辽东半岛置于州的辖境之内。相传″九州″为禹治水后所设,而舜又析″九州″为″十二州″,其中分冀州″东北″为幽州,即辽宁北镇以西地区简称辽西;分青州″东北″为营州,即今北镇以东地区称辽东。辽西东之分,大抵以今辽河为限隔。除《禹贡》,还有《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及《吕氏春秋·有始览》等书,都做了相类似的记载。其实,所谓″九州″、″十二州″之设,反映了当时春秋战国之际或稍晚人们的地理概念。由此可见,至少在春秋战国之际,在人们的地理概念中,已把今辽宁省境分别概括在冀州、青州、幽州、营州的辖境之内。
据《史记·五帝本记》载:早在舜时,北方朝贡的民族有″山戎、北发、息慎″。息慎即肃慎,在尧舜时代就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间。所以,周继承了尧舜时的遗产,称:″隶慎、燕、毫,吾北土也。″周时,肃慎继续朝贡,孔子曾亲眼见过其贡品――楛矢石砮,并为陈国惠公做了鉴定。《山海经·大荒北经》也有关于肃慎的记载″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不咸即今长白山,肃慎族居于长白山地区又得到了确证。以上所证,已超出冀州等四州的地理概念,把它扩展至白山黑水即相当今之吉林、黑龙江两省之境。此时,因无明确的行政区划,仍以方位″东北″代称本地区,同时,又把民族作为地区的代名称。 东北正式有了本区域名称,是到了战国时期,与燕国在此设郡联系在一起。燕国处北方,经常遭到强敌东胡的内侵。昭王时,始筑长城,几乎把现今辽宁省全境括在长城以内,设郡以辖其地。据《史记·匈奴传》载记甚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辽西与辽东两郡及右北平郡的部分均在今辽宁省境。襄平即今辽宁省辽阳市,就是当时辽东郡的首府。这是有史以来,首次在辽宁也是在东北地区建制设郡。自此,辽即成了今辽宁地区的代名称,历代相沿不变。有时也把辽泛指为东北地区,但它真正含义,还是限指辽宁地区。秦结束了战国长期纷争的局面,第一次实现了大统一。为防御匈奴,集燕、赵长城之大成,将各段长城连为一体,如《史记·蒙恬传》说:″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辽东段长城,基本沿袭燕长城的走向,仍把辽宁大部划入长城的藩篱之内,所置辽东、辽西与右北平三郡,是对燕制的承袭和进一步完善。
2.”古朝鲜”主要指的是”箕氏朝鲜”和”卫氏朝鲜”.
箕子胥余是殷末的贵族.尚书…商书.微子记载:”殷既错天命,微子作诰父师、少师.微子若曰父师、少师……”下小注:"父师少师三公箕子也;少师孤卿比干."(尚书卷五微子十七商书),《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箕子者,纣亲戚也".周武王灭商后, 周武王访问箕子治国之道, “箕子对曰”,”其后, 箕子超周”封箕子于朝鲜, 箕子朝鲜候国正式建立.有史料可证,据《后汉书·东夷传》载:“昔武王封箕子于朝鲜,箕子教以礼义、田 ,又制八条之教。”《三国志·东夷传》也有相同的记载, 《三国遗事》记载:檀君″都平壤城″,”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 檀君乃移于藏唐京.”近年来,辽宁喀左县北洞村出土了箕族铭文的窖藏青铜器,并且山东省黄县也出土过箕器,这些出土品说明,箕子走之朝鲜与被封于朝鲜是不庸质疑的.箕子朝鲜的历史延续千年,至西汉初为燕国人卫满所灭,建立了卫满朝鲜《后汉书》记载:”初,朝鲜王准为卫满所破,乃将其众数千人走入海,攻马韩,破之,自立为韩王.”(后汉书卷85《东夷传·韩》) 《三国志》记载:”侯准既潜号称王,为燕亡人卫满所攻夺,将其左右宫人走入海,居韩地,自号韩王.其后灭绝,今韩人犹有奉其祭祀者.”(《三国志》卷30《魏书·东夷传·韩》)
3.在战国燕昭王向东北拓疆之前,至少在春秋时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