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8
化学工程与技术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Training Program for Master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Classification and Code of Disciplines: 0817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二级学科专业代码及名称:081701化学工程、081702化学工艺、081703生物化工、081704应用化学、081705工业催化、0817Z1材料化学工程、0817Z2化学生物技术与工程。
Classification and Code of Disciplines:
081701 Chemical Engineering, 081702 Chemical Technology, 081703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081704 Applied Chemistry, 081705 Industrial Catalysis, 0817Z1 Material Chemical Engineering, 0817Z2 Chemical Bio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学科简介
江汉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是湖北省重点学科(特色学科),拥有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应用化学、生物化工、材料化学工程、化学生物技术与工程等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及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拥有“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教育厅“柔性显示材料与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工业烟尘污染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化学环境工程研发推广中心”、“分析测试中心”武汉市重点实验室、 “江汉大学华烁产学研一体化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等国家级、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及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是国家和湖北省化工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中试及产业化示范的重要依托基地。
本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72人, “楚天学者”2人,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近四年,本学科承担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100余项,科研总经费8000余万元,SCI、EI收录论文近200篇。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化学工程与技术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
1. 化学工程
(1)环境化学工程
(2)化工过程强化及模拟
(3)化工过程检测及自动化
2. 化学工艺
(1)清洁生产工艺与技术
(2)绿色化学合成工艺
(3)“三废”处理技术
3. 生物化工
(1)生物干扰物质的生物医学应用
(2)有害化合物的生物转化过程
(3)生物化学与应用
(4)微生物产品与发酵工艺
(5)植物细胞培养工程
4. 应用化学
(1)生物化学传感器研制与应用
(2)食品安全化学
(3)环境分析化学
(4)光电功能材料化学
(5)表面与界面物理化学
5. 工业催化
(1)催化剂合成、表征及应用
(2)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的研制与应用
(3)气体净化剂的研制与应用
6. 材料化学工程
(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2)高强轻型合金材料制备
(3)化工装备设计及制造
(4)界面与表面化学工程
(5)光电子信息材料
7. 化学生物技术与工程
(1)生物活性物质的结构与功能
(2)致害有机物的生物干扰效应
(3)天然产物的生物效应
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一般为3年,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提前,但不得少于2年。
硕士生因故需延长学习年限,由硕士生本人提出申请,导师签署具体意见,经院长同意后,报研究生处批准。允许延长年限不超过2年。
培养方式
(1)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组集体培养下的导师负责制。采取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2)研究生培养应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可采取灵活培养方式,研究生一般在校内培养,也可由学校、科研院所、厂矿企业、医院联合培养。
授予学位类别
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学分要求与分配一览表
总学分
≥33学分
修课学分
≥26学分
学位公共课≥5学分
学位基础课≥7学分
学位专业课≥6学分
选修课≥8学分
补修课≥0学分
必修环节
≥7学分
文献阅读 1学分
学术研讨和学术报告4学分
实践活动2学分
英语听说课程模块 16学时 0学分
体育健身0学分
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
1. 硕士研究生应完成不少于33学分的课程学分,其中学位公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办公楼空调系统的高效维护方案.docx
-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利用本地农村乡土资源助推美术教学的研究》研究报告.doc
- 市委党校物业管理服务总体方案.doc VIP
- 国有企业合规管理办法.pdf VIP
- 2024《盒马鲜生冷供应链物流成本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11000字.docx
- 机器视觉软件:Basler二次开发_(3).Basler相机驱动与SDK安装.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下册单元任务与人文主题 复习梳理.docx
- 2019年重庆市高职分类招生考试(中职类)药剂类真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