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生之就业
民
生
1995年至2010年中国民生发展呈现出三大特征:
——省级民生指数排名区域集中度较高。省级民生发展指数北京、上海、天津仍排前三名。
——在阶梯型分布总体趋势下,部分省(区、市)呈现出与其所在区域总体位次趋势不一致的情形。
——排名表现出较强的区域经济实力相关性。
“民生陷阱”
广大发展中国家片面追求现代化、忽视民生发展而造成的“民生缺失陷阱”
发达国家的“高福利陷阱”
金融资本主义贪得无厌、撕裂社会而造成的“贫富分化陷阱”。
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
——邓小平
2013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勾画了2013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蓝图,用实实在在的数据说话。例如,过去五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6.6万亿元人民币增加到51.9万亿元,跃升到世界第二位;中国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城镇化率由45.9%提高到52.6%,城乡结构由此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GDP增长速度保持为7.5%,确保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
2007年影响民生的十件大事
1.1.5亿农村孩子学杂费免除,义务教育实至名归
2007年春季学期开始,国家免除全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两免一补”资金181亿元,减轻农村1.5亿中小学生家庭经济负担
免费师范生教育计划,增加财政拨款140多亿元完善国家助学体系
宁夏红寺堡第二小学学生在上课,该校移民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
2.2亿多城镇居民受惠医保,梦想的阳光照进现实
2007年7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解决城镇非从业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看病就医问题,共惠及2亿多城镇居民
2007年11月6日,哈尔滨市道里区办事处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展示哈尔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材料。
11月1日起,根据《哈尔滨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凡具有哈尔滨市城镇户籍的非从业人员均可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婴儿28天即可参保,老人参保不设年龄上限。
3.逾2000万农民纳入低保,城乡一体化再提速
2007年7月11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4.物权法施行,有恒产者有恒心
2007年10月1日,物权法正式施行。这部在立法过程中多次刷新最高立法机关审议次数的法律,明确界定了公民私有财产权与国有、集体财产权的平等主体地位,意味着更多的人将更充分、更平等地享受财富阳光。
5.“财产性收入”进入党代会报告,百姓进入理财新时代
2007年10月中下旬,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2007年快速发展的股市给了人们关于财产性收入最直观的感受,中国百姓对于如何提高财产性收入比重,还需要有更理性、更科学的考量。
6.廉租房“高调”推出,低收入群体“住有所居”
2007年8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将廉租房摆在了显要位置。
截至“十一五”末,全国廉租房制度保障范围扩大到了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2007年10月12日,租到廉租房的银川市部分城市低保户在入住仪式上。
当日,银川市又有60户城市低保家庭拿到廉租房钥匙。
截至2007年底,银川市廉租房保障面覆盖了1605户城市低保户。
7.食品价格上涨过快,政府频出调控之手
2007年,以猪肉价格持续快速上涨为标志,食品价格居高不下。前11个月的CPI累计上涨4.6%,全年物价出现了自1996年以来的年度最高涨幅。
为调控肉价,中央财政2007年增加约18亿元,用于补助城镇低保户和大中专困难学生。
加大扶持生猪养殖户,各级财政仅母猪补贴就增加了48亿多元的支出。
8.“劝辞风潮”起波澜,劳动合同法梳理劳资关系
2007年,北京、广东等地发生一些企业与工龄较长职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或重新订立劳动合同的事件。
劳动合同法将逐步改变中国不少企业“速招速裁”的用工方式,有利于劳动者更好地安排自己的职业规划,同时促使企业建立融洽的劳动关系和人才保留体系。
2007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劳动合同法,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10课 猜数游戏有捷径 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五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老住宅小区改造项目建设管理方案.docx
- 专题06 阅读理解七选五 (解析+词汇+变式+技巧+模拟) -2024年1月浙江首考英语卷深度解析及变式训练 (原卷版).docx VIP
- DGJ32/TJ 212-2016 江苏省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oc VIP
- 部编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 VIP
- 传感技术及智能传感器的应用课件:传感器的发展历史.pptx VIP
- 高考-英语单词3500分类记忆.pdf VIP
- UPS供电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ppt VIP
- 消防工程投标文件(技术标575页).pdf VIP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S7-1200)全套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