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6
職校地理I
第二章 地形
△簡易題 ◎較難題
一、是非題
△(○)1.地形形成主要受到營力、構造與時間三種要素影響。(第二章,P.23)
△(X)2.當板塊位移過程產生擠壓,造成地層變位而斷裂,就形成褶皺。(第二章,P.24)
△(X)3.若板塊錯動的過程中,造成岩層產生波浪狀的起伏,稱為斷層。(第二章,P.24)
△(○)4.外營力是指各種加諸於地表的自然力量,使地表產生風化、崩壞、侵蝕與堆積等作用。(第二章,P.26~27)
△(X)5.常見的風化地形有山區的潛移、山崩及土石流等。(第二章,P.27)
△(○)6.河流地形可分為河蝕、河積、積蝕共同作用與搶水地形等。(第二章,P.29)
△(○)7.海岸地形主要受到海蝕、海水搬運與堆積等作用的影響,依作用力可分為海蝕地形與海積地形。(第二章,P.34)
△(X)8.在乾燥炎熱的石灰岩層地區,石灰岩中的碳酸鈣容易發生風化作用,形成特有的石灰岩地形。(第二章,P.36)
◎(○)9.乾燥地區地表缺乏植被和水分的保護,再加上日夜溫差大,導致岩石強烈熱脹冷縮崩解成岩石碎屑,若再經由風力侵蝕、搬運與堆積等作用,則會產生各種風成地形。(第二章,P.38)
△(X)10.風化地形有沙漠和黃土地形,其中的沙漠地形多窯洞景觀。(第二章,P.38~39)
◎(X)11.冰河移動時,底部因風化作用而產生的破碎岩塊會侵蝕冰河床及其兩側岩層,形成外洗平原。(第二章,P.40)
◎(○)12.當冰河流入平坦溫暖的地區時,因溫度升高而逐漸消融,冰河中的碎屑物便開始堆積,產生冰積地形。(第二章,P.40)
二、選擇題
◎(C)1.
下列有關褶曲或斷層的描述,何者錯誤?(A)地塹所造成的地形不外乎盆地或大裂谷(B)褶曲與斷層是地表起伏的主要作用力(C)局部高地必定是背斜所構成(D)板塊相互錯動、擠壓是褶曲與斷層出現的根源。(第二章,P.24)
△(B)2.
臺灣東海岸清水斷崖的形成,與下列何種作用關係最密切?(A)火山活動(B)斷層作用(C)褶曲作用(D)侵蝕作用。(第二章,P.24)
◎(B)3.依火山噴發形式,下列那一項正確?(A)寧靜式噴發岩漿黏度高(B)猛烈式噴發岩漿漫地流出(C)寧靜式噴發常形成熔岩臺地與高原地形(D)寧靜式火山不易噴發,一旦爆發則會形成錐狀火山。(第二章,P.25)
△(B)4.若將火山分為死火山、休火山與活火山,請問下列那一項為其分類標準?(A)火山的壽命(B)火山活動的歷史(C)火山爆發的強度(D)岩漿的多寡。(第二章,P.25~26)
◎(A)5.
下列關於風化作用的敘述,何者正確?(A)風化作用使堅硬的岩石軟化疏鬆(B)岩石在原地崩解稱為「化學風化」(C)岩石在原地分解稱為「物理風化」(D)岩石在乾燥地區物理風化是因為水滲入岩縫結冰時體積增大。(第二章,P.26)
△(D)6.火山所帶來的資源不包含下列那一項
?(A)溫泉(B)地熱(C)礦物(D)石林。(第二章,P.26)
△(C)7.
阿亮清明節掃墓時,發現墓園中不少墓碑有傾斜的現象,墓園旁的路樹和路旁的電線桿也有向下坡傾斜的現象。請問此處可能發生了下列那一種作用?(A)土石流(B)溶蝕(C)潛移(D)山崩。(第二章,P.27)
△(B)8.
崩壞地形主要有(甲)山崩(乙)土石流(丙)潛移。請問下列何者為崩壞速度由快到慢的排列順序?(A)甲丙乙(B)甲乙丙(C)乙丙甲(D)丙甲乙。(第二章,P.27)
△(D)9.岩石軟硬程度的差異,常形成差別風化的特有地形,下列那一項屬前述
?(A)十分瀑布(B)嘉南平原(C)黃土高原(D)野柳女王頭。(第二章,P.28)
△(D)10.「高大山地經長期侵蝕成低矮的殘丘,河流不斷沖積,在河口造成沖積平原。」文中殘丘與沖積平原的地形成因,在強調下列何項因素?(A)位置(B)岩性(C)岩層排列(D)時間。(第二章,P.28)
△(A)11.臺灣常見的河流地形有(甲)峽谷(乙)三角洲(丙)氾濫平原(丁)山麓沖積扇。請問太魯閣國家公園因具備上述那一種地形,而成為舉世聞名的觀光勝地?(A)甲(B)乙(C)丙(D)丁。(第二章,P.29)
△(C)12.
河川沿岸常見的堆積地形有(甲)氾濫平原(乙)三角洲(丙)山麓沖積扇。若依上游至下游出現地點排列,下列何者正確?(A)甲乙丙(B)甲丙乙(C)丙甲乙(D)乙甲丙。(第二章,P.30~31)
△(D)13.
通常一條河流從上游到下游,依序可看見下列那些河流地形?(甲)山麓沖積扇(乙)曲流(丙)三角洲(丁)峽谷。(A)甲乙丙丁(B)丙甲丁乙(C)乙甲丁丙(D)丁甲乙丙。(第二章,P.30~31)
◎(C)14.
關於曲流,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曲流的彎曲處可分為凹岸與凸岸(B)凹岸又稱為基蝕坡(C)凹岸適合人居(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