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 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
整理人 董营涛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 “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柳” 作为一种文学意象
出现, 最早见于 《诗经· 采薇》:“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大量运用柳意象的, 是六朝时期。
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
两度春”(白居易),“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欧阳修)。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
么关系?
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 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 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
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 “袅袅”之态。 “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
妥。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
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 。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
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翻阅相关
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 “柳”是同义的。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
换用。
“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 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
淀而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初春时节, 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 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 也带
来了春的喜悦。王维《田园乐(其六) 》:“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用桃红、柳绿与
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自汉代以来, “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因“柳”与“留”谐音, “丝”与“思”谐音,
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
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
恋。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开篇即写自己登
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
柳絮的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合,故“柳” “柳絮”又常被诗人们借以
言“愁”。冯延巳《鹊踏枝》 :“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写为春愁所困的女子对
所爱之人的追寻不断。此外,柳树姿态婆娑,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所以,柳又
是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刘禹锡《忆江南》有“弱柳从风疑举袂” ,生动再现了少女
舞动时柔曼轻盈的身姿。 陶渊明辞官归隐后, 在住宅旁种了五棵柳树, 自号为“五柳先生” ,
所以柳在古代诗人笔下有时也成了隐者的象征。唐代刘昚虚《阙题》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
书堂。”即写自己隐居山中的读书之乐。
(摘编自蒋育君《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分析》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柳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众多意象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最早出现于《诗经》中。
B.“柳”又作“杨柳” ,称名不同,其实所指相同,在诗人白居易、欧阳修的笔下,寄寓了
相同的感情。
C.经过长期历史文化积淀,柳在诗歌中具有了丰富的意蕴,如慕春光、写离情、抒乡思等。
D.古人常借柳表达思乡思亲之情,是因为古人喜欢种柳, 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
植柳树,柳已成为故乡的象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层次清晰, 先论述了杨柳与柳之间的关系, 进而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含义进行了阐述。
B.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丰富含义展开论述,阐述了其发展的历史轨迹。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大量引用古典诗词,主要目的是使文章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D.因为家中庭院植有柳树, 许浑因此睹物伤怀, 咏出了表达强烈思乡之情的 “蒹葭杨柳似汀
州”的诗句。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杨树与柳树在外形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 因此古人在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 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了感情的表达。
B.隋炀帝“御笔赐柳姓杨”的传说并无确切根据,因而不能作为古诗词中“杨柳”即指柳的
证据。
C.无论是许浑、冯延已还是刘禹锡等, 都写出了大量咏柳的诗篇, 可见柳这一具有丰富情感
意蕴的意象在古诗中广泛存在。
D.陶渊明辞官归隐,种柳于屋旁,自号“五柳先生” ,柳因此在相思、乡愁等意蕴之外,又
成为隐者的象征,寄寓了隐逸之乐。
【参考答案】
1.B 【解析】 B项,“寄寓了相同的感情”错。
2.A【解析】 B项“按时间先后顺序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丰富含义展开论述”错。 C项“主要
目的在于使文章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错,主要目的在于增强文章说服力。 D项“家中庭院
植有柳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