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受审能力探析
本文从评定标准、提起、确认与法律后果等方面对受审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受审能力;评定标准;确认;法律后果【中图分类号】d9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297(20xx)03—0237—04analysis 0f competence to stand ai.nin song.law school,zhejiang police occupation cb ,hangzhou city,zhejiangprovince,china,31o017【abstract】competence to stand trial is the accused s ability to accept trial by court.analysis of competence to standtrial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a stage of beginning,and there is lots of blank space in legislature.this article analyses competenceto stand trial from such aspects as evaluation criteria,law consequences and so on.【key words】competence to stand trial;evaluation criterion;ratify;law consequence受审能力的概念最先出现于英国普通法,它专属于在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的刑事被告人。 受审能力不同于诉讼行为能力,也不同于刑事责任能力,三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别。 受审能力是指刑事被告人参加庭审、接受审判的能力,具体是指刑事被告人能否理解自己在诉讼中所处的地位, 自己诉讼行为的法律后果,能否行使诉讼权利以及接受刑事审理和裁判的能力。 “审判那些不知道法庭辩护本质的被告人是不公正的。 ”①因此,探析受审能力对于保障刑事被告人的辩护权.捍卫刑事司法公正乃至实现刑事诉讼的目的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但是我国现行的法律对受审能力的提起、确认、鉴定、法律后果等方面的问题都缺乏详细、科学的规定,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规定,致使受审能力成为刑事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盲点 ②这种立法上的滞后甚至空白与刑事司法公正的价值取向是相违背的,在此,笔者拟对刑事被告人的受审能力作一探析,以抛砖引玉。 一、英美法系关于受审能力的规定[作者简介]宁松(1972一),男,法学硕士,浙江警官职业学院应用法律系讲师,主要研究刑事诉讼法学。 ① 张钦延等.精神病患者的受审能力.中华精神科杂志,20xx第1期,第57页.② 我国仅在1989年7月1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卫生部联合颁布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gt;和1998年9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gt;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很少的法律文件中涉及刑事受审能力。 而且其内容非常空泛。 · 238·英国的预审法官在预审阶段必须对被告人的行为能力加以考察.并要依法判定其是否具备答辩的能力。 被告人如果患有法律所规定的精神病,就应当将其视为不具备答辩能力,此时预审法官就应当以女王的名义将其送往精神病医院进行治疗。 被告人是否具备受审的能力可以由被告方、起诉方或者法官提出,然后再由陪审团根据医疗方面的证据做出裁决,确定其是否能够理解审判活动.是否能对他所希望回避的陪审员提出回避申请以及是否具备辩护能力。 如果是由被告人自己提出不适于受审.则他必须向陪审团提出可能的理由以举证证明自己不适于受审,陪审团应该在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对刑事被告人的受审能力问题依法做出裁定。 如果被告人不适于受审的问题由起诉方或者法官提出的,那么就必须由起诉方、法官拿出足以证明自己主张的合法证据.最后由陪审团来裁定。 对于是否适于受审问题的裁决,可以上诉。 依照英国(1964年刑事程序法》第4条的规定,在被告人是否适合受审的问题提出之后.必须在审判开始之前解决该问题.但是法律还有例外规定.即为了防止被告人在有权获得对所控罪 如果证据足以定罪.就需要在被告人开始陈述之前确定被告人是否适于受审。 通常,不能由同一陪审团来裁决被告人的受审能力问题和刑事责任问题。 英国(1964 年刑事程序法》中关于精神病人不适于受审的问题的规定.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无行为能力的被告人的合法权利不受非法侵害。 ①在美国刑事案件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受审能力的鉴定占了较大比重.被告人、公诉人和法官都可以在承担相应举证责任的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广东省云浮市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pdf VIP
- GB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pdf VIP
- 6MW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方案可研报告(EMC).docx
- NHA-509稳态工况法工控柜安装手册V1.1.doc VIP
- 办公设备采购(电脑、打印机等)投标方案.docx VIP
- 南华NHA509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操作规程24页.pdf VIP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单元测试题(可打印).docx VIP
- 可行性研究报告-财务分析表格-全部带公式-准完美版.xls VIP
- PLC控制的Z3050型摇臂钻床电气控制报告讲解.pdf VIP
- 公安局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综合理论知识》(含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工作基本知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