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釜底抽薪 釜:锅。薪:柴草。把锅底的柴火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扬汤止沸是反义词。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水沸腾是要吸热的。如果把锅底的柴火抽掉,也就停止了给水加热,不能从外界吸收热量,水的沸腾就会马上停止。 抱雪向火 向火:指烤火。抱着雪烤火,当然不会暖和。比喻所做的事和所要达到的目的相反,即使费力、也不会有好结果。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向火的目的是人体取暖,即吸收热量。而抱着雪向火,雪不仅会从火源处吸收热量,还会从人体中吸收热量。这样人体不仅不能吸收热量,反而要放出热量。事以愿违,南辕北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冰冻三尺,不是一天的寒冷所凝成的。比喻事情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水在0℃以下就会结冰。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放热。冰冻三尺必须是长时间的低温环境,使大量的水或冰放热,形成大量的低温的冰。 掩耳盗铃 掩:捂。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盗铃铛。《吕氏春秋?自知》记载:有一个人想把一口钟偷回家,但那口钟太大,背不动。于是他就把那口钟砸烂,钟发出了响声,他怕别人听见,就用手把耳朵捂住。人们称此为“掩耳盗钟”。后世多说“掩耳盗铃”。比喻自欺欺人。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减少噪声的途径有三条:一是从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这个偷铃的人只注意到了在人耳处,且是在自己耳朵处减弱。这样做,别人照样可以听到铃声。很显然,是自欺欺人。 夜深人静 深夜了,人们都安静下来进入了梦乡。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深夜,工厂没有机器的轰隆声,农村没有鸡、狗、猫、鸭等各种动物的鸣叫声,也听不到人们大声的喧哗声。此时处在30dB~40dB的较理想休息和睡眠的安静环境中,真可谓万籁俱寂。 震耳欲聋 震得人的耳朵都要聋了。形容声音特别大。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并引起神经衰弱、头疼、血压升高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听觉器官会发生急剧外伤,引起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震耳欲聋”的噪声环境当然就是130dB~150dB。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漆黑一团 形容非常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形容糊里糊涂,一无所知。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健康的眼睛能看到物体的条件是有光线射到人的眼睛,这些光线有的是光源本身发出来的光;有的是物体把日光、月光、灯光等环境光反射后射到人的眼睛,不管是哪种情况,人眼把射来的光线反向延长后即得到光源或物体的位置。如果是什么东西也看不到,当然就是漆黑一团。 一叶障目 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比喻目光短浅,为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树叶是不透明的物体,光线射到树叶上发生反射,不能射到人的眼睛里去,因此,人眼不能看到远处的物体。 镜花水月 镜中花朵,水中月亮。①比喻可望而不可及的虚幻景象。②也比喻诗文中空灵的意境。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镜中的花和水中的月都体现了平面镜成像的物理原理。平面镜成的像都是虚像,因此在镜中看到的花在水中看到的月都是虚像。 成语中的物理哲理 研究性学习活动 物理与成语的关系 物理,何为物,天地万物乃大物也。何为理,自然界奥秘为道理也。物理,天地之间大道理也!中华语言的精深巧妙,中国古人的聪慧与创造性,在成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我们在这里对成语中的物理哲理进行详细的探讨。挖掘其中的奥秘。 出现的物理现象 经过严谨的商讨与探究,我们发现在古汉语乃至其演变而来的成语中出现的物理现象基本分为以下几类。 1.关于力、受力运动以及功能关系的现象。 2.关于热学以及分子的热运动的现象。 3.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现象。 4.关于光的传播、反射与叠加等的现象。 关于力与运动的汉语成语 刻舟求剑 一泻千里 独木难支 三足鼎立 水滴石穿 劳而无功 随波逐流 平流缓进 鞭长莫及 树大招风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刻舟求剑 沉李浮瓜 一发千钧 关于热现象的汉语成语 杯水车薪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扬汤止沸 釜底抽薪 抱雪向火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关于声现象的汉语成语 抑扬顿挫 空谷传声 掩耳盗铃 夜深人静 震耳欲聋 关于光现象的汉语成语 电光石火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立竿见影 海市蜃楼 管中窥豹 镜花水月 一叶障目 漆黑一团 镜花水月 刻舟求剑 此成语也是寓言,大致内容不必再说,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化。从物理知识角度分析,那个楚国人的错误在于未注意到运动的分解中两个分运动具有同时性。剑的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随船一起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加速运动。用不了多久,等船到达目的地,剑早已沉入河底。既然丧失了竖直分运动,那么水平运动就无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