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姜堰区张甸镇胜因寺项目计划书
一、 项目概述 第2?3页
项目分析 第3-7
1、 市场现状
2、 经营规划
三、项目筹建及实施 第7页
筹建实施流程
财务分析 第7
财务分析
第7页
五、项目总结
第7页
、项目概述
环境背景
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的文明进步、城市的高速扩张、物质 生活和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在 城市钢筋混凝土中激烈竞争牛活的人们有了放松身心、静心休闲、回 归自然的需求,旅游观光、宗教信仰、敬佛拜佛已然成为人们一种高 雅的消费方式。在新的潮流下,发展宗教及相关事业已成为一种促进 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事业。佛教文化在人类文化发展和 进步中独具不容忽视的地位,弘扬佛教文化和发展佛教事业在一定范 围内对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都会起到积极的作 用。佛教事业的“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是大乘菩萨的 行愿,也是佛教事业的宗旨精神。
市场背景
1、 寺庙:据旅游部门不完全统计,2014年全国有超过5亿人 次出入过佛教寺庙或相关景区,人均消费100元。
2、 养老:中国认定为“老年人”的60岁以上人口达到1.939 亿人(2012年底),超过了口本的总人口。今后每年还将增长860万 人。目前国内社会性养老机构至少有2000万的床位需求缺口,这个 需求同时呈爆发性增长趋,并但需求呈多元化。
公司背景
姜堰区张甸镇胜因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立足于佛教建 筑群修建及寺庙商业规划和运营实施。主要客户群为各企事业单位、 文化团体及广大市民,在寺庙基础上通过发展寺庙养老、旅游、禅修、 塔陵等方式,形成区域文化商业热点,同时产生经济效益、文化效应, 打造成为当地佛教文化产业的一张闪亮名片。
二、项目分析
(一)策划理念
1、 以佛为尊:佛陀地位至高无上,佛教文化的性质决定了 “以佛为 尊”的理念必须彰显。本项目产业的建设与开发,不能违背佛教的基 本教义,更不能亵渎佛的尊严。
2、 以寺为体:寺院是佛与人之间的载体,寺院的兴建是为僧侣、信 徒们提供一个研究、交流佛学的一个活动场所。
3、 以人为本:以香客、游客、学僧、养老居士为本,营造庄严肃穆的 朝圣氛围,提供完善的服务设施以及合理的线路组织,引导其“渐入 佳境”,并从中获得净化心灵与完善人格的体验,打造佛教文化精品 旅游区和佛学教育、研究基地。。
4、整合文化和生态一体化发展,实现目标、主题、文化、形象、 产业的统一:结合当地地理开发实际情况,与佛教文化整合,使佛教 文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一体,相得益彰,创建人间佛教文化生态旅游 地。
5、 依托人间佛教文化,塑造城市旅游新的地标形象:必须根据当地 人文地标,树立当地作为佛教文化产业延伸的核心形象,打造城市旅 游新的核心吸引力,作为对当地文化的补充,为改善当地旅游环境提 供双核心产品支撑。
6、 构建泛旅游产业链,打造多功能的城市TBD:每个项目最好选址 位于城市近郊地,生态环境良好,风水极佳的地方,项目开发必须集 合“食、宿、行、游、购、养”六大要素,延伸产业链,形成为集养 生、休闲、朝拜、体验为一体的多层次旅游景区。
7、 引领新方式,打造多层次佛学体验旅游方式:项目在开发中必须 要以市场为导向,利用市场空缺,通过延伸佛学体验的深度、丰度和 广度,引领新型佛教旅游方式,令游客全方位多层次获得对佛学的体 验与感悟。
构建佛教文化的现代生活体系,营造和谐文化社区:通过对传统 佛教文化符号、文化场景、文化氛围的移植,形成文化象征物,让佛 教徒、信众、佛学爱好者乃至于跟佛教没有关系的人,都可以在接触 佛的精神或具象中感悟自然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天人合一、人地和谐, 获得心灵的收获与慰藉。
(二)产品和业务范围
1、传统寺庙业务:
1)佛事活动:僧人可为有需要的施主或悔罪、或讨平安、或消
灾延寿而做佛事活动。
2)斋僧会:是中国汉语系佛教最早的法会,起源于汉灵帝时。 佛教以僧人为三宝之一,故在家信徒皈依三宝,必须供养僧尼。斋 僧会可为施主超度荐福,纪念报恩,祈求平安,求雨灭灾。斋僧一 般视施主的财力,规模可大可小,时间可长可短,既有集体斋僧, 又有个人斋僧,全凭自觉自愿。
3) 越度亡灵:超度亡灵的法会,兴盛于宋朝,可根据施主需要 由法师、僧人超度孤魂野鬼或自己的已故亲友。
4) 节H纪念:纪念法会多为佛教节H与中国民间信仰相融合而 形成的岁时习俗,成为僧俗共同纪念的大型法会。主要有佛诞节、 盂兰盆节、腊八放生等。
5) 临终关怀:在临终阶段,病人除了生理上的痛苦之外,更重 要的是对死亡的恐惧。因此,对病人做好临终心理关怀是非常必要 的。印光大师言:“临终助念,譬如怯夫上山,自力不足,幸有前牵 后推,左右扶掖之力,便可登峰造极。”产业园可专门安排法师、僧 人对有需要的患者进行临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