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因与发病机制 ?机制: 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血液渗出,使痰中带血或小血块 ?侵蚀血管,管壁破裂时引起中等量咯血 空洞壁肺动脉分支形成的血管瘤破裂引起大咯血 ?结核钙化滑破血管 病因与发病机制 肺炎、肺脓肿 肺炎球菌肺炎、葡萄球菌肺 炎、肺炎杆菌肺炎、军团菌 肺炎 病因与发病机制 恶性肿瘤肺转移 鼻咽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结肠直肠癌、前列腺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睾丸畸胎瘤 以后三者咯血率最高 肺部疾病咯血机制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小血管破裂 小动脉瘤破裂 动静脉瘘破裂 病因与发病机制 ? 3、心肺血管疾病 肺淤血:常见于二 尖瓣狭窄,此外某 些先心病如房缺、 动脉导管未闭、急 性左心衰竭等 二尖瓣狭窄 病因与发病机制 肺淤血咯血的机制 肺淤血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支气管黏膜下层静脉曲张破裂 病因与发病机制 肺栓塞: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间歇性咯血,合并肺肾的损伤。 病因 4、其他少见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替代性月经等。 5、咯血同时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的疾病: 急性传染病: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 血液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 结缔组织病:SLE、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病因总结: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文献报告: 我国咯血的原因主要见于:肺结核(52.9%)支气管扩张症(22.7%)肺癌(66%)肺炎(31%) 国外咯血的原因主要见于:结核病(44%)炎症性肺疾病(43%)癌症(7%)其他(26%) 四、临床表现 1、年龄: 青壮年:肺结核、支扩、二尖瓣狭窄多见。 40岁以上,吸烟史:支气管肺癌多见。 临床表现 2、咯血量: 目前咯血的量无普遍公认的标准: 小量咯血:100ml/24h 中量咯血: 100ml~500ml/24h 大咯血: 24小时咯血量500毫升以上 或一次咯血100毫升以上。 临床表现 鲜红色: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 、出血性疾病 暗红色:二尖瓣狭窄、肺梗塞 铁锈色血痰:肺炎球菌性肺炎、肺吸虫病、肺泡出血 砖红色胶冻样血痰: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粉红色泡沫样血痰:左心衰竭 脓血痰:金黄色葡萄球菌 3、咯血的颜色与性状: 五、伴随症状 发热:肺结核、肺炎、肺脓肿 、流行性出血热 胸痛:大叶性肺炎、肺结核、肺梗塞、支气管肺癌 呛咳:支气管肺癌、支气管肺炎 脓痰:支扩、肺脓肿、肺结核空洞、化脓性肺炎 皮肤粘膜出血:血液病、流行性出血热、结缔组织病 黄疸:肺梗死、大叶性肺炎 六、问诊要点 咯出的还是呕出的 发病年龄、性别、病程 咯血量、颜色、是否咳痰、痰量及其性状与嗅味 伴随症状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发绀(cyanosis) 脱氧血红蛋白 50g/L 引起发绀 严重贫血 60g/L 不引起发绀 外周血 绝对量 一、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 病因与发生机制 1.肺性 通气、换气障碍,使氧不能进入 或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如慢支、肺气肿、肺炎 2.心性 各种左到右的分流→肺动脉高压 →右到左的分流。 分流量 心排出量的1/3时→发绀。 如先天性心脏病 (一)中心性发绀 指由于静脉血流缓慢、淤滞、组织氧耗量 增加所造成的发绀。 1.淤血性 血流缓慢,单位时间内氧的利用 增加。如右心功能不全 2.缺血性 循环血量不足,肢体动脉闭塞 如休克、雷诺氏病、闭塞性脉管炎。 3.周围毛细血管收缩 如寒冷 (二)周围性发绀 (三)混合性发绀 中心性与周围性发绀同时并存 多见于全心衰。 二、异常血红蛋白血症 由于血红蛋白结构异常,使部分红 细胞失去携氧能力。 高铁血红蛋白 30g/L 引起发绀 硫化血红蛋白 5g/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