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 13.植树的牧羊人 kāng kǎi xūn 篷 xū hé tān 啸 xì tàng tǎng 酬 朗 jǔ páo liū liù 戳破 截断 杀戮 富饶 妖娆 阻挠 A 4.选词填空。(6分) 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________(干渴 干旱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____________(源源不断 络绎不绝 不绝于缕)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________(鲜艳 鲜亮 鲜嫩)薄荷。那些________(废弃 抛弃 作废)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________(探索 憧憬 探讨)新生活的勇气。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________(飘扬 飘荡 飘忽)。 干涸 源源不断 鲜嫩 废弃 探索 飘荡 5.判断下面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4分) (1)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 ) (2)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 ) (3)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 ) (4)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 ) 描写 叙述 抒情 议论 阅读课文第13~18段,回答下列问题。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内容。(3分) 7.“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我”再见牧羊人时的所见所闻。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作笔直站立的少年,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白桦树的鲜嫩、挺拔。 8.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指的是什么。(2分) 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 9.说说你对“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这句话的理解。(4分) 指牧羊人用双手和毅力种的长得很茂盛的一大片橡树。 选段提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是由人类挑起的,产生的影响是毁灭性的,但是还有像这位默默植树的牧羊人一样的人,像拯救世界的上天一样在改变世界,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 C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戳穿 啄磨 马蜂窝 刨根问底 B.废墟 干涸 熏衣草 连锁反应 C.爆发 缝隙 光秃秃 源源不断 D.硬朗 绿州 山毛榉 滴水不漏 C 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 大河网1月7日 河南省汝州市有位耄耋老人——退休干部王二长,他“退而不休”,承包了千余亩荒滩,从“业余植树人”变为“职业植树人”,义务在该市蟒川镇滕店村燕子河滩种树,32年来,共计植树造林1060亩,铺就一条长达3公里的绿色长廊。在他的带领下,周边5个行政村2000多户农民都纷纷上山种树,增加了不少收入。曾经的荒滩如今已是绿树成荫,夏秋季节,桃、杏、梨、柿子、苹果挂满枝头,煞是好看。 (1)请为这则材料拟写一个醒目的标题。(2分) (2)材料中的“王二长”与课文中的“牧羊人”有什么相似之处?(3分) 汝州耄耋老人32年植树造林1060亩 铺就“绿色长廊” 都热衷于植树造林事业,都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都具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3)仔细观察下面的“中国植树节”的节徽,谈谈其深刻寓意。(4分) 树形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至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 五棵树可会意为“森林”,由此引申连接着外圈,显示着绿化祖国, 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一个阻止了核污染的牧羊人 坎布里亚是英国西北部的一个郡,以盛产绵羊著称,这里也是英国羊肉出口的重要源地之一。 1986年4月26日,距坎布里亚1800英里之外的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核泄漏事件。一个星期后,英国政府才了解到此次事态的严重性,得知其辐射量相当于400颗美国投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 英国政府开始担心下雨,因为那样的话,核放射物便不会漂移到英国的上空,而是直接落在英国的土地上。他们尤其担心核放射物会落在坎布里亚郡的土地上,形成沉淀物,然后流渗到低处的泥土里,被青草吸收,最后被羊吃进肚子里。 一个由英国最顶尖的核专家组成的评估团,迅速来到了坎布里亚郡。专家们通过反复取样和调研,最后得出了一个非常乐观的结论——核放射物将在3个星期内全部消失,不会渗入低处的土壤中,牧民们尽管放心牧羊,羊群不会受到核污染的影响。其科学依据是,低地的土壤是碱性黏土,沉淀物无法渗入其中。 专家评估团的结论让牧民们大大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可以在3周后跟往常一样放牧了,不会有什么大的损失。 但是,有一个叫穆雷克的年轻牧羊人却不以为然,他觉得评估团的专家们有一个重要的漏洞——他们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