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克己复礼上课.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评说 孔子与甘地:非暴力,以德治天下。…… ——金颖 补充: 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才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是终究总会失败,好好想一想,总会这样。——甘地的哲学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的哲学 高考模拟题:孔子为何要把“正名”作为“为政”的第一要事? “正名”的内容是什么?(第7则) 思路:正名的含义,正名的原因,正名的目的。 正名的含义: 按照周礼“实”应当与“名” 相符合。即君臣父子这些“名”都要符合君道 臣道 父道 子道的“实”。“正名”就是要纠正与礼乐制度的规定相违背的各种名分。 正名的原因: 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等级名分受到破坏,“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情况很严重。 正名的目的: 名正了,实才会跟着改善。正名的最终目的是改变现状,维护旧的等级制度。 正名的内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宋儒理学家说克己复礼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 孔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孔子认为 “克己复礼”就是要克制自己,复归于礼,君臣父子的关系,不但对臣民、人子有要求,对君王和父辈也有制约。(当然,他更强调臣下和子女义务的一面。) 而宋儒把“克己复礼” 将君臣父子关系片面化,将父权君权绝对化,不强调君父的责任,只强调臣民的义务,太过极端,是为了维护专制政权。 说说礼和仁的关系。课后练习1(第12/13则) 仁是人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是内核。 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如何实践仁德:一切行为以礼出发并回归于礼 君子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佛家八戒: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 摩西十诫:一、除了我之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二、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三、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名;四、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五、当孝敬父母 ;六、不可杀人 ;七、不可奸淫。八、不可偷盗 ;九、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十、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 3、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求诸己。 4、颜回的态度。 不迁怒,不贰过 上博楚简《君子为礼》:颜渊回屋就躲起来了,有人问他,你干嘛这么消极。他说,我亲身听老师教导,不能不当回事。照他说的又做不到,不照他说又不行,只好消极。 孔子所说的“孝”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者,礼之始也。——《左传》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百善孝为先 夫孝,德之本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忠臣必出孝子之门 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从者,其惟孝乎!——《吕氏春秋 孝行》 孝悌,是宗法制度下的亲情,又反过来为巩固宗法制度服务。 孔子所说的“孝” 忠是以孝弟为前提的,孝弟以忠为目的。因为周天子实行嫡长制,必须实行孝弟。 在家实行孝弟(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就不会出现违背礼的行为,就维护了等级制度。不会犯上作乱,也就维护了整个社会的秩序,使之上下和谐,等级分明。 孝弟和社会安定有直接关系。后代统治者都继承了这一传统,以孝治天下。 孔子答“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孝顺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孝养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孝敬 思考:孔子认为“孝”最重要的是什么? 色——态度 安——内心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礼记》 不要仅从形式上按原则侍奉父母,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孝敬父母。 仁,不是靠规定来维持,要靠内心的约束。 孝不是形式,是心灵的光和热,是言谈举止之间自然流泻的天伦之乐。 1升,200ML。一瓶洗发露 周监于二代,礼文尤具,事为之制,曲为之防:形容周密而详审的

文档评论(0)

smash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