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第一节 黄庭坚的诗歌 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 号涪翁,洪州人。 遭《神宗实录》引起的文 字狱。诗与苏轼并称“苏 黄”。又被称为江西诗派的 开山。有《山谷集》、 《豫章黄先生文集》。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诗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黄庭坚在文学史上之所以富有盛名,一因他是诗、词、文全才的作家,并有自己一套独到的文学见解;二因他被后人推为“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中的三宗之首。甚至被推为宋诗最高成就的代表。 一、黄庭坚的诗论: 论诗主张循序渐进,多读前人作品,炼字、造句、谋篇,再打破束缚进入“不烦绳削而自合”的境界。 第一,论诗以杜甫为宗,提倡学杜,但重点在借鉴杜甫炼字、造句、谋篇的艺术经验,专力在杜诗的形式技巧上下功夫。 “老杜虽在流落颠沛,未尝一日不在本朝,故善陈时事,句律精深,超古作者。忠义之气,感然而发。”(见《潘子真诗话》) “但熟观杜子美到夔州后古律诗,便得句法简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似欲不可企及。文章成就,更无斧凿痕,乃为佳作耳。”(《与王观复书》之二) 第二,主张创新。为了使诗歌创作具有独创性而不落俗套,不惜刻意求新求奇,即使强调学习前人,目的仍是“以故为新”。 “文章最忌随人后。”(《赠谢敞王博喻》) “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 “作诗正如作杂剧,初时布置,临了须打诨。”(见《王直方诗话》)意即运用出乎意料的转折,以意脉的突然断裂而产生艺术张力。 第三,在创作方法上,他强调以才学为诗,注重从古人、从书本中寻找灵感。黄庭坚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并把学诗的具体路径概括为两种方法:一种是所谓“夺胎换骨”,就是模拟前人的诗意时,要改换成自己的言词或有所引申发展;另一种是所谓“点铁成金”,就是取前人之“陈言”时,必须经过重新熔铸,使之在自己的诗歌中获得新的意蕴。目的是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 二、黄诗思想内容 少数作品直接反映了社会政治现实。 诗作的主要内容是描述个人生活经历和抒写自我怀抱,揭示了自己卓行独立、不同流俗的内心世界与精神追求,抒发了诗人数遭贬谪、转徙江湖的愤懑之情。 此外,还创作了为数不少的题画诗、咏物诗、论诗诗等,其中也不乏佳作。 这些诗歌的题材取向并无显著特点,其独特之处在于: 第一,诗人善于从哲学或精神的较高层次来处理日常生活题材,向心灵深处挖掘独特的人生体验,并以独特的手法加以表现,使常见的题材翻出新意和深意。 第二,他的诗更加内敛而趋于个人文化生活感觉的表达,更多显示出士人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因此其诗中的人文意象格外丰富、密集。 三、 黄诗打破了唐诗藩篱而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貌。 第一,黄诗的构思常常是出人意表,不落常格;结构往往是回旋曲折,起接无端,绝不平铺直叙。 第二,黄诗的意象新奇别致,文人气、书卷气浓厚(喜爱吟咏书画作品、亭台楼阁以及笔、墨、纸、砚、香、扇等物品。写其他题材也努力抉发其中的人文意蕴)。书卷气与生活气息并存,从而表现出深刻的文化内涵。这正是宋诗别开生面的表现之一。 第三,黄庭坚在“以才学为诗”方面变本加厉,他善于点化前人的诗意或诗句,善于使事用典,广征博引,甚至用了不少冷僻的典故和稀见的字面。 第四,声律奇峭,黄庭坚为力矫西昆体声调圆熟柔弱之弊,好用拗律,押险韵,拗峭奇崛;在字句方面,黄庭坚为创意出奇,相当重视练字造句,音节打破常规,好造硬语,用奇字,力避陈、熟。 “我诗如曹郐,浅陋不成邦。公如大国楚,吞五湖三江。” 黄庭坚诗以生新瘦硬的风格自成一体,被称为“黄庭坚体”、“黄鲁直体”或“山谷体”。特点是文人气、书卷气浓厚,句法迂曲回旋,音节打破常规,多用拗句,力撰硬语,想象奇特,兀傲奇峭,以常见的字词组成新奇意象,具有生新廉悍、奇崛瘦硬的艺术风格。最典型地体现了宋诗的艺术特征。 如苏轼《送杨孟容》自注说:“效黄鲁直体。” 黄庭坚将以往的文人之诗改变成学人之诗,将唐诗以丰神情韵取胜、圆熟浑成的风格意境改变成宋人以筋骨思理为主、拗峭锻练的风格意境,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他完成了宋调的创造。 值得注意的是,黄庭坚晚年的诗歌创作由生新瘦硬进而反朴归真,表现出平淡质朴的审美趋向。 代表作品有《登快阁》、《寄黄几复》、《题竹石牧牛》、《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1. 此诗是写给少年时期的好友黄几复的,表达了对远隔万里、音讯难通的朋友的深切思念,同时对朋友晚境的凄凉悲苦则充满了同情与不平,其中也隐然寄寓着作者自己身世遭遇的感慨。 这首诗前半部分写昔日交游之欢乐,今

文档评论(0)

Epiphan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