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应用解剖耳生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听觉生理 声学基础:听阈 声音传入内耳途径 外耳及中耳生理 内耳生理: 听觉 平衡 * 声音的传导 1.空气传导 :鼓膜和听骨链(主要) 2.骨传导 :颅骨 * 外耳的生理 收集声波 辨别声源 共振放大 使3800 Hz左右的声音放大10~12dB * 中耳生理 听觉生理: 1.传导途径:以空气传导为主 耳廓——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前庭窗—— 内淋巴波动——螺旋器——听N——听中枢 2.听骨链的杠杆作用:使声压增加1.3倍 3.鼓膜与镫骨底板有效面积差:使声压增加17倍 * 中耳增压作用 17×1.3=22(倍)=27dB * 内耳的生理 耳蜗功能 感音功能 声音的编码功能,耳声发射(OAE) 前庭感受器功能 维持身体平衡 * 平衡生理 维持人体平衡的三大系统:前庭、视觉、本体感觉,前庭系统最重要 三个半规管基本互相垂直,能感受任一平面的角加(减)速度的旋转刺激 球囊(额状面)和椭圆囊(矢状面)互相垂直,能感受任一平面的直线加(减)速度刺激 * 鼓膜外伤 多由爆震压力波的冲击直接使鼓膜破裂穿孔 颅底骨折时波及鼓沟 偶有弹片、金属屑或矿渣溅入外耳道损伤鼓膜 平时多为挖耳、外耳道异物或取异物、耵聍的损伤,掌击外耳,跳水时耳廓先着水面,咽鼓管吹张或擤鼻用力过猛,亦可使鼓膜破裂   * 临床表现 突感耳痛、听力减退、耳鸣 严重者可有内耳损伤,并有眩晕 外耳道有少许鲜血 颅底骨折可并发脑脊液耳漏 鼓膜穿孔多为不规则裂孔,表面有血痂 * 鼓膜穿孔 穿孔愈合 * 治疗 保持外耳道清洁 耳内切忌冲洗或滴药,防止污水入耳 避免感冒,用力擤鼻 鼓膜穿孔小者3-4周多能自愈 穿孔不能自愈者,可行鼓膜修补术 * 中耳炎的分类? 非化脓性中耳炎(又名分泌性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 慢性: 单纯型----鼓室、咽鼓管病变为主 骨疡型 上鼓室、鼓窦、乳突病变 胆脂瘤型 * 是以传导性聋和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非化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粘液性中耳炎、中耳积液、 胶耳) 分泌性中耳炎 * 1.咽鼓管功能障碍: ①机械性阻塞:(腺样体肥大、鼻咽肿瘤、 肥厚性鼻炎、咽鼓管扁桃体肿大、鼻息肉) ②功能障碍:肌肉收缩无力、弹性差,腭裂 2.中耳局部感染:上感、鼻炎、鼻窦炎、咽淋巴环炎 3.变态反应:与III型变态反应有关。 4.气压损伤: 病理:下一张幻灯 病 因 * 通气功能障碍致鼓室内气体吸收、压力 --负压形成 鼓膜内陷 中耳粘膜内V扩张 中层鼓膜消退 粘膜下结缔组织增生 血清漏出(鼓室积液) 痊愈 渗出性中耳炎 吸收 鼓膜变薄萎缩 鼓膜增厚 钙质沉着 鼓室粘连(粘连性中耳炎) 鼓室硬化症 * 临床表现(1) 症状 1.听力减退:程度视积液量多少及有否积液而定 2.耳痛:急性者较明显,闭塞感 3.耳鸣 4.耳闷 * 临床表现(2) 检查: 1.鼓膜与鼓室:鼓膜充血、内陷、鼓室积液 2.听力检查:传导性耳聋 3.声阻抗:B型、平坦曲线 4.鼻咽镜检查:可查出鼻咽病变 * 检查:纯音测听示气导下降 * 检查:声阻抗 * * 诊 断 病史、检查——不难 注意鼻咽癌、脑脊液耳漏 * 治 疗 原则: 1. 去除病因:治疗鼻腔鼻咽疾病,抗生素及 激素应用 2.改善通气引流,清除中耳积液: 穿刺、切开、置管、吹张 * 积极治疗鼻咽或鼻腔疾病 腺样体手术前后 * 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 (1)鼓膜穿刺抽液 部位:鼓膜前下方 * (2)鼓膜置管术 * 谢谢! 耳 科 学(一) * 概念(重点是听觉和平衡) 1、炎症、肿瘤、畸形 外伤、药物、传染病等 2、特别是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时危及生命 3、癌肿,发病率低于鼻咽K、喉K,但疗效差——探讨预防 4、美容—面瘫和畸形—生活条件、整畸、整容、功能恢复 影响听觉 声音言语障碍 显微外科 反聩作用 * 耳的应用解剖 位于颞骨内 * 耳的应用解剖 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 外耳分为耳廓,外耳道 * 耳 廓 * 外 耳 道:S型,长2.5~3.5cm。分软骨部和骨部,前者占全长的1/3,其前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