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调节医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夏眠是热带动物如黄鼠、雨燕、在高温、干旱和少食时的休眠现象。 体温大幅度下降,夏眠中动物的麻痹程度不深,持续的时间不太长。 北极狐 热带狐 北极圈动物腿部的动脉和静脉之间存在逆流热交换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热量损失。 北极狐和驯鹿足部温度仅在冰点之上,趾和蹄的温度可能低于0℃,为了保证低温下足部灵活性,此处脂肪的熔点很低,比体内脂肪约低30℃。细胞的功能也有变化,以防冻伤。动物通过寒颤性和非寒颤性产热增加热量,维持体温。 旅鼠和田鼠等体积小,背毛厚度小,身体的相对表面积大,散热多。它们选择雪下生活,因为雪有很好的绝热性能,上面气温即使降至-50℃,雪下的温度也不会低于-5℃,同时又有可能找到食物。 逆流热交换系统 ( Countercurrent Heat Exchange ) 海豚、鲸、鸟类、北极圈陆生动物鳍或四肢通常存在逆流热交换系统来减少热量损失。 逆流热交换系统 ( Countercurrent Heat Exchange ) 来自动脉血液的热量在静脉血管中回流心脏时热量损失最大限度减少,同时受血管的收缩和舒张调节。 在鳍或四肢部位来自心脏的动脉血管通常与回流心脏的静脉血管并列,但血流方向相反,热量可以由温度高的动脉向相邻静脉传导形成“U”形逆流热交换系统。结果使得来自动脉血液的热量在静脉血管中回流心脏时热量损失减少,同时受血管的收缩和舒张调节。 静脉短路可防止过热(动脉舒张,压缩静脉)。 颈动脉 鼻甲骨 季节性的换毛 被毛热绝缘系数直接与被毛厚度相关 绝缘系数 被毛厚度 鼩鼱(Shrew) 旅鼠(Lemming) Rabbit Reindeer Grizzly bear 驯鹿 北美洲灰熊 褐色脂肪 也存在也存在于新生动物和生活在寒冷环境的一些动物。 因线粒体中含有大量的的含铁细胞色素。含有不与ATP氧化磷酸化偶联的蛋白。 肩胛间 四、动物的休眠 (一)休眠:不采食,代谢活动降到最低限度,体温下降,呼吸和心率均减慢。在适宜的条件下再苏醒过来。 (二)休眠种类:可分为非季节性休眠(日常休眠)和季节性休眠(冬眠和夏眠)。 蝙蝠和蜂鸟,活跃时体温很高,静止时体温可大幅度下降,日常休眠(daily torpor蛰伏 )。 早獭、黄鼠、土拨鼠在冬季低温并缺少食物时进入长时间休眠状态即冬眠。进入冬眠前,动物体内积累大量脂肪,冬眠时动物的代谢率降低,黄鼠的呼吸频率由200次/分降至4-5次/分,心率从150次/分降至5次/分。唤醒时,冬眠动物剧烈颤抖,并用非寒颤性产热使体温恢复正常。 食虫目、翼手目、啮齿目 觉醒 较大的肉食动物如熊、獾、狸也有类似的冬眠。 北方森林中的熊能假冬眠(半冬眠)数月,心率由40次/分降至10次/分。 蟒蛇在孵卵期间,通过内源性产热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体温,可比环境温度高7℃左右。维持体温的热量来自肌肉的痉挛性收缩,此时动物的耗氧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与内温动物相似,可以使卵保持较高和稳定的温度,有利于孵化。 天蛾 三、内温动物的体温调节 体温指身体深部(core)的温度,以直肠深部或口腔的温度作代表。哺乳动物的体温一般为36-38℃(单孔类(29-33 ℃ ,有袋目34-38 ℃ ),鸟类为39-42℃。 体温的维持取决于产热和散热两者精确的动态平衡。热量主要由动物对所食入养分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过程中产生。 (一)内温动物的产热机制 1.产热器官: 安静时 主要由内脏、肌肉、脑和腺体等组织产热。 单位重量肝脏产热量最大. 运动时 热量主要由骨骼肌产生,骨骼肌在机体中总产热量最大。机体的产热量可提高10倍以上。 (一)内温动物的产热机制 2.产热方式: 寒颤性产热(shivering thermogenesis):突然的寒冷,动物会出现战栗,骨骼肌不随意地颤抖产生2-5倍的热量,以维持体温。 非寒颤性产热(nonshivering thermogenesis):低温时动物在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下,细胞代谢增多,钠钾泵活动频繁,ATP分解释放热量,增加产热。 (二)内温动物的散热机制 1.散热途径:皮肤、肾脏、呼吸和消化道进行,其中皮肤是最主要的散热器官。 2.散热方式:包括辐射(radiation)、传导(conduction)、对流(convection)和蒸发(evaporation)四种。 辐射:指物体发射红外线从高温到低温之间传递热量的过程。温差越大,辐射散热就越多。热源与热承受者之间并无直接的接触。 散热方式 in warm blooded vertebrates (endotherms) 毛细血管收缩 毛细血管舒张 散热方式 传导:指两物体接触时热量从高温向低温物体传递。与冷的物体接触或浸泡在凉水中,传导比较显著。 水=5.8×10-3J/s/cm/℃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