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震波 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向外传播的弹性波 纵波是由震源传出的压缩波,质点振动与波前进方向一致,一疏一密向前推进,它周期短、振幅小。 横波是震源向外传播的剪切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前进方向相垂 直,传播时介质体积不变但形状改变,周期较长振幅较大。 因此,在相同介质、相同传播距离的条件下,纵波就比横波的速度快了。由此看来,纵波是快波,横波是慢波, 想一想:为什么震中持续20秒,传播到远方会持续5分钟? 答案是:由于纵波与横波的速度差,造成离震中越远的地方,震动开始的时间距离结束时间越长。 地震波图片 纵波与横波速度比较 地球的内部圈层 内部圈层 主要特征 地壳 位于地表以下、莫霍面以上的部分,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陆部分较厚,可达35~45千米,大洋的地壳只有4~7千米 地幔 介于上层莫霍界面与下层古登堡界面之间,厚度2900千米,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其中岩浆发源于上地幔中的软流层 地核 位于古登堡界面之下的部分,是最厚的内部圈层,达3500多千米,分外核和内核,物质组成最可能是高温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 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的意义 研究地球内部物质组成,揭示地球地质运动 分析地球自传及自传产生的现象 以地球为代表研究其他天体 作业布置 活动练习 1.用“煮熟的鸡蛋”深刻体会地球的内部三个圈层。 2. A_____ B______ C_____ D______ E_____ F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整合.ppt
- 高中地理 第4章 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 第2节 商业布局与居民生活 湘教版.ppt
- 高中地理 第4章 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 第1节 人居环境 湘教版.ppt
- 高中地理 第4章 城乡建设与生活环境 第3节 城市交通与居民生活 湘教版.ppt
- 高中地理 第2章 城乡分布 第3节 区域城镇体系 湘教版.ppt
- 高中地理 第2章 城乡分布 第1节 乡村聚落与集市的分布特征 湘教版.ppt
- 高中地理 第3章 城乡规化 3.3 城镇总体布局 湘教版.ppt
-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ppt
-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湘教版.ppt
-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3.1 地球的自转 湘教版.ppt
- 高中地理 第六章 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 6.1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中图版.ppt
-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ppt
-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球的演化 4.3 大地构造假说(第1课时)土壤圈 湘教版.ppt
-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4.1 工业的区位选择.ppt
-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4.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ppt
- 高中地理 第四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4.2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ppt
- 高中地理 第四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4.1 旅游规划.ppt
- 高中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本章高效整合.ppt
- 高中地理 第四章 海-气作用 4.2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中图版.ppt
- 高中地理 第四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