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白赠汪伦赏析-赏析可怜白发生
赏析《雪白的墙》 真诚的渴望
——读梁小斌《雪白的墙》
《雪白的墙》是梁小斌写的一首典型的象征主义诗。诗写于1980年,那时候中国文革刚刚结束,十年的动荡,十年的血雨腥风,使大地变得千疮百孔,人被折磨的身心疲惫,人与人冷淡无情充满怀疑。而作者作为那个时代的见证者,在1979年一阵“春风”洗涤了祖国大地之后,他用诗直接映射了当时那个污浊、阴霾的时代和那个时代人的心理。诗歌以“雪白的墙”为起点展开全诗,通过孩子天真纯净的眼光用质朴的语言叙述,看似写墙,事实上句句都在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唤醒人们沉睡的麻木的心灵,写出对幸福生活、人间关、真爱的渴望。
这首诗的主要特色就是在平凡的事件纯净的语言中显现了自我的丰富的内心思想。整首诗,所有出现的意象也都极为普通极为生活化,如“雪白的墙”、“蜡笔”、“工人”、“粗暴的字”、“温和的晴空”等。但这些意象的使用,正是诗人在运用象征的手法来表达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渴望这一深刻主题。”洁白的墙”象征了纯洁的心灵,美好的生活;”粗鲁的字”象征了对人们心灵所遭受的毒害;”蜡笔”本来是可以画出美丽图画的工具,但在这里却变成了制造黑暗和污浊的帮凶;工人”象征了和诗人一样心怀天下,以真诚和爱心去关爱他人,去唤醒他人的拯救者;孩子的”梦”象征着光明和希望。诗中以“我”,一个孩子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怀揣着童心用质朴的语言向妈妈述说着“买蜡笔”、“看到工人在为长长的墙粉刷”这样简单的事。开篇用“妈妈,我看见了雪白的墙”简洁而又充满柔情的诗句,传达出对久已失落的某种美好事物重现在面前的欣喜,虽然面对“墙”这一情景“我”被唤醒的不仅是对现在的美好的憧憬,还有对过往痛苦的生活经历的回忆和省事,但是这都没有使得孩子对生活绝望,而是依旧描绘出在“我的梦中”出现的“比牛奶还要白的墙”,倾诉我对以后美好生活祝福和向往。同时发出“我爱洁白的墙, 永远地不会在这墙上乱画”的严肃、庄重的誓言。
梁小斌曾说“意义重大不是由所谓重大政治事件来表现的。一块蓝手绢从晒台上落下,同样也是意义重大的。给普通的玻璃器皿以绚烂的光彩。从内心平静的波浪中觅求层次复杂的蔚蓝色精神世界。”这是一种从微小的个体出发去看待历史与社会的“个人性”的价值观。其实,这首诗之所以会感动读者,也正是因为他在遭受了那样沉痛的经历之后并没有用尖刻的语言去批判当时的黑暗社会,也没有用充满哀怨的语调去诉说自己的悲苦人生,而是用孩子天真的心灵之窗传达出对“雪白的墙”这一美的复归的惊喜,用“孩子”式的倾诉衷肠发深沉于简隽,寄至情于天真。在三次“妈妈/我看见了雪白的墙” 这样看似儿童在妈妈面前天真的态势,将孩子的感情层层递进。当“我”在去买蜡笔的路上时,表露了儿童见到雪白的墙时的新奇感受;在粉刷工人“费力粉刷”而“微笑”的嘱咐“我”“去告诉所有的小朋友/以后不要在这墙上乱画”时,雪白的墙和工人的话拨开了“我”的心灵之窗,儿童天真无邪的心中漂浮出一丝遐想;最后道出了蕴藏儿童心底的美好愿望。虽然肮脏的墙被重新冲刷,人的记忆挥之不去,母亲的哭泣、粗暴的辱骂、父亲的永远不在了这样悲伤的情境还是会闪现在脑海。但是,“我”依旧以孩子那纯净的心去“爱洁白的墙”,依旧对“温和的晴空”发出对美好的呼唤。
也许,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我们并不能想象出那时的社会是怎样的污浊与野蛮,但在读小斌的《雪白的墙》时候,在孩子的真诚的呼唤中,可以深刻的感受到他们对纯洁美好的祈望,对充满友爱的人与人的关系的渴望,对充满真爱生活的呼唤。
可怜九月初三夜全诗及赏析 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全诗及赏析如下:
一、《暮江吟》全诗及注解
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释
①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②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③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
④可怜:可爱。
⑤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⑥真珠:即珍珠。
⑦月似弓:峨眉月,其弯如弓。
译文
一道残阳倒影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真的珠子,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二、《暮江吟》赏析
赏析一: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湘少版2025年三年级春季学期英语阅读理解真题.pdf VIP
- 乘着歌声的翅膀降A调正谱伴奏.pdf VIP
- 游戏开发与游戏运营的策划技巧.docx VIP
- (正式版)H-Y-T 147.1-2013 海洋监测技术规程 第1部分:海水(正式版).docx VIP
-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相关解读.ppt VIP
- 通用学术英语1(张敬源)课后习题答案.docx VIP
- (统编2024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解读课件(新教材).pptx
- 河南安阳红色文化传承模式研究.pptx VIP
- 人教PEP版(2024)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pdf
-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PPT课件 .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