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5节-锈菌.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担子菌门Basidomycota 第5节 锈菌目Uredinales Puccinia xanthii f. sp. ambrosiae-trifidae Puccinia xanthii f. sp. ambrosiae-trifidae Puccinia xanthii f. sp. ambrosiae-trifidae Puccinia xanthii f. sp. ambrosiae-trifidae Puccinia xanthii f. sp. ambrosiae-trifidae Puccinia xanthii f. sp. ambrosiae-trifidae Puccinia xanthii f. sp. ambrosiae-trifidae 二、生活史类型 (四)冬孢子堆telium和冬孢子teliospore 在很多锈菌中,老的夏孢子堆可转化为冬孢子堆。典型的锈菌的冬孢子堆从寄主表面伸出。 冬孢子为冬孢子堆的双核菌丝体的顶端细胞形成的。 冬孢子形状多样,单胞或多胞,每个细胞初为双核体,发生核配后成为单核二倍体。很多证据表明冬孢子形成后很快发生核配形成单核二倍体。 大部分锈菌以冬孢子阶段越冬,但个别锈菌冬孢子形成后很快萌发。 一般冬孢子萌发产生外担子,但个别锈菌是由原来冬孢子的细胞分裂形成4个细胞,担子在其内部产生,这些细胞中的每个细胞均可萌发,并在冬孢子外面产生一个担孢子。 二、生活史类型 (四)冬孢子堆telium和冬孢子teliospore 锈菌的冬孢子形状多样,单胞或多胞,有柄或无柄,可游离或包被在胶质的基质中,或侧壁溶化结合在一起成群、层或柱状。 冬孢子无色(少数)至深红褐色,在大小、形状、细胞壁的特征(包括芽孔数量和位置等)有很大变化,冬孢子表面光滑或具各种纹饰等。 冬孢子的形态特征是重要的分类学特征。 二、生活史类型 (五)担子basidium和担孢子basidiospore 锈菌的冬孢子是一种原担子,在条件适宜时冬孢子萌发,由每个细胞长出先菌丝,然后,二倍体的细胞核转移到先菌丝中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单倍体细胞核在先菌丝中等间距分布,在它们之间形成隔膜,即将先菌丝分隔为4个单核的细胞。然后每个细胞上产生一个担孢子梗,在担孢子梗的顶端产生典型的梨形或肾形的担孢子。此时,4个细胞核分别通过纤细的担孢子梗挤进发育中的担孢子。 在一些锈菌中,担孢子中的细胞核进行有丝分裂,成为双核的孢子。 成熟的担孢子具有薄壁并缺少表面纹饰,基部细尖或有脐区。 二、生活史类型 (五)担子basidium和担孢子basidiospore 担孢子可直接萌发产生芽管或菌丝,也可间接萌发,即担孢子上产生一个小梗,小梗上产生小孢子或次生孢子。 间接萌发具有逃脱机制,即在不适宜的基质或寄主上以产生次生孢子的方式逃脱不利的环境,次生担孢子可进行再次传播。 二、生活史类型 (六)锈菌的典型生活史 三、分类 传统意义上的锈菌分类是将锈菌和黑粉菌分别作为两个目放入冬孢菌纲(Teliomycetes)中(Ainsworth, 1973)。但现代的锈菌分类已将锈菌和黑粉菌分别设立两个纲来对待。锈菌纲也并不只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锈菌目。 自Brongniart(1824)首次提出锈菌目的概念之后,锈菌作为一个独立目的地位一直没有被改变,但锈菌的分类地位自从《真菌词典》(第七版,1983)之后就被提升了。 三、分类 Patouillard(1900)提出木耳科(Auriculariaceae),包括现在放入锈菌目(Uredinales)和黑粉菌目(Ustilaginales)中的种类,及Helicobasidium, Helicogloea, Jola, Platygloea, Septobasidium,及许多腹菌类的属。如果排除修订的木耳目和黑粉菌目,Patouillard的木耳科很像现代概念的Urediniomycetes。 《真菌词典》(第七版,1983)首次建立了锈菌纲Urediniomycetes,下设一个目,即锈菌目Uredinales。 《真菌词典》(第八版,1995)将锈菌上升为冬孢菌纲(Teliomycetes),与Basidiomycetes, Ustomycetes并列为担子菌门下的三个纲。 三、分类 《真菌词典》(第八版,1995)的冬孢菌纲(Teliomycetes)下设隔担菌目Septobasidiales和锈菌目Uredinales, 《真菌词典》(第九版,2001)在担子菌门下设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锈菌纲Urediniomycetes、黑粉菌纲Ustilaginomyetes,锈菌纲Urediniomycetes下设五个目:Agariccostilbales, Atractiell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